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方太古谷雨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

发布时间:2024/12/21 12:09:37   点击数:

《谷雨》

方太古

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

花前细细风双蝶,林外时时雨一鸠。

碧海丹丘无鹤驾,绿蓑青笠有渔舟。

尘埃漫笑浮生梦,岘首于今薄试游。

译文春色将尽,酒病初愈,山里人家,谷雨时节,正是采茶的好时节。

细细的春风,轻轻吹来,双蝶在花前飞舞;时时的春雨,轻轻落下,一鸠在林外掠过。

想要寻仙访道,却没有仙鹤可供驱使;想要做渔翁,前方倒是有渔舟可供实现。

俗世之人啊,就不要笑话“我”这个不切实际的人吧。现在,“我”打算试着游赏一番岘山,感受一下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心境。

注释春事:春色;春意。

阑珊:衰残;将尽。

病瘳:疾病痊愈。

碧海丹丘:泛指仙境。

绿蓑青笠:指代渔翁。

尘埃:犹如尘俗。

岘首:襄阳县南的岘山。

赏析这是明代诗人方太古的一首谷雨诗。

浮生若梦,光阴似箭,珍惜春光,及时行乐,及早归隐,是这首诗最大的主题。

“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首联是说,春色将尽,酒病初愈,山里人家,谷雨时节,正是采茶的好时节。这是写“谷雨之新茶”。

“春事”,指春色,交代写作时间。“阑珊”,云春色将尽,进一步指出正是晚春,呼应题目“谷雨”。“酒病瘳”,交代诗人的身体状况,酒病初愈。“山家”,言写作地点。“谷雨”,言具体时间。“早茶收”,言谷雨正是采茶的好时节。谷雨前后的茶,是一年中最好的茶。谷雨饮茶,可谓人生一乐。郑板桥有诗云,“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说的正是这事。

“花前细细风双蝶,林外时时雨一鸠。”颔联是说,细细的春风,轻轻吹来,双蝶在花前飞舞;时时的春雨,轻轻落下,一鸠在林外掠过。这是写“谷雨之风物”。

这两句对仗工整,很有晚春情调。“花前”对“林外”,“细细”对“时时”,“风”对“雨”,“双蝶”对“一鸠”。细细品来,花、林、风、雨、碟、鸠,诗人一口气写了六个景物,一下子将谷雨风物写尽了,白描功夫之了得,令人赞叹。

“碧海丹丘无鹤驾,绿蓑青笠有渔舟。”颈联是说,想要寻仙访道,却没有仙鹤可供驱使;想要做渔翁,前方倒是有渔舟可供实现。这是写“谷雨之志向”。

“碧海丹丘”与“绿蓑青笠”相对,一个指天上,一个指人间。想要上天,却“无鹤驾”,是不行的。想要做渔翁,却“有渔舟”,是可以的。这里说的是诗人的志向,寻仙访道,或归隐山林。这是古代文士不得意通常选择的两种避世方法。前者以汉代梅福为代表;后者以晋代陶渊明为代表。诗人这里是想学陶渊明归隐,而非求仙。

“尘埃漫笑浮生梦,岘首于今薄试游。”尾联是说,俗世之人啊,就不要笑话“我”这个不切实际的人吧。如今,“我”打算试着游赏一番岘山,感受一下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心境。

“尘埃”,俗世,犹如尘俗。“漫笑”,不要笑。“浮生梦”是个典故,出自《庄子?外篇?刻意第十五》:“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意为短暂而虚幻的人生。梦,不真实。浮生梦,意为短暂虚幻得像梦一般不真实的人生。连起来就是,俗世之人啊,你就不要笑话我这个不切实际的人吧。

“岘首”,襄阳县南的岘山,是孟浩然隐居不远的地方。孟浩然有诗《与诸子登岘首》,其诗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或许正是诗人浮生若梦,渴望归隐的内在原因。一个“试”字,最易被人忽视,实际上诗人来游岘山,本来就知道达到孟浩然的心境实在很难,但是诗人还是决定勉力一试,即便达不到,感受一二也是好的。由此可见,诗人对于孟浩然的喜爱,对于归隐的笃定。

纵览全诗,对仗工整,情景交融、藏志于山、藏情于景,意蕴深沉、豁达淡泊,是为谷雨诗中的绝妙佳作。

作者:严勇,文学硕士。曾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发诗评近百篇。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已出版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散文集《读书旅行》、随笔集《风韵泰州》。发表文章千余篇。现为报社编辑。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ly/171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