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7 11:20:57 点击数: 次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http://nb.ifeng.com/a/20180331/6472849_0.shtml每当清明,我们总会随口吟出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虽然这诗朗朗上口,妇孺皆知,但这诗到底表达的情感是悲,还是喜呢?按理说,清明是祭祀扫墓的节日,该悲。而诗的后两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不像很伤心的样子。这首诗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清明》。古代的清明节清明是节气,又是节日。春分后十五日,为清明,时万物皆清洁明净,气清景明因此得名。古代的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活动。这一天,人们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天祭祖扫墓,是一件非常有仪式感的事情,不仅仅是为亲人扫墓,更是对宗祖的祭祀。这个过程是为了寄托哀思,也是为了增加家族凝聚力,是最能显耀家族实力的时刻,并不是一个很悲苦的时刻,相反却是一个荣耀和欢乐的时刻。而此时,家族成员必须回家,也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清明已至,万物复苏,人的身体得以舒展,心情也是一样,各种生产和娱乐活动展开,情绪和生活状态也都是积极向上的。偏愉快的一首诗这首诗里说路上行人欲断魂”,并不是因为祭祖,思念先人而肝肠寸断,哭的魂消魄散。而是说,清明的时候多雨,赶路的人遇到这样的鬼天气,心情郁闷,兴致也受到影响,于是觉得很是扫兴,有些许无奈。再从后两句看,问牧童哪里可以喝酒,牧童指向一片杏花的地方(或村名叫杏花),这种情绪也不是悲戚的,倒像是赶路累了,又遇到下雨,所幸先找个地方喝酒,避避雨,解解乏再说。是一种不紧不慢,轻松愉快的状态。春暖花开,外出踏青或者游戏的人多,路上能看到络绎不绝的人,诗情画面一片欣欣向荣。春天多雨,而雨又不是很大,淅淅沥沥而又密密麻麻,“纷纷”二字尽得其妙。这首诗,情绪较平,而又稍稍偏上,没破坏清明的气氛,又能表现内心如春天般的萌动,语言虽然平和,但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幅繁忙而又生动的春景,着实好看。所以,这首诗的情绪并不是悲,而是偏喜。诗词赏析10册中国古诗词大会鉴赏辞典古诗词大全(套装10册)京东查看已下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ipischool.com/jrly/173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