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慢读丨放大清明上河图后,我竟发现外

发布时间:2024/4/5 15:45:11   点击数:
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www.zherpaint.com/bzlf/kkjs/m/1271.html

如果要穿越到古代

你会选择哪个朝代?

相信有不少人会选择宋朝

宋朝以经济文化繁盛而闻名

各种美食应有尽有,甚至还有冷饮

你知道吗?

那时已有比较完备的外卖系统

你不但可以足不出户变成饕餮一族

甚至还可以给卖家予以点评

甚至传世巨作

《清明上河图》

中就有“外卖小哥”的身影

Part.1

外卖至少起源于宋

唐朝的长安有一个富甲天下的李姓男子,他喜欢上了一个杨姓女子,在山盟海誓之后,承诺说可以满足她的一切愿望。杨姓女子说,我是一枚小吃货,现在就想吃岭南的新鲜荔枝!有没有搞错?岭南距离长安几千里呀,在常温下荔枝几天就会坏掉的!杨妹妹,你纵然美若天仙,也不可太任性出此难题呀。可是,再难的难题也难不倒这位李姓男子。他当即点了一份“八百里加急”的订单,换人换马接力传送,终于在两天内把新鲜荔枝送到杨妹妹面前了。正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李姓男子,可是点了一份“天价外卖”,这以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他为这份“外卖”付出了后半生的代价。

今天宅男宅女或者忙于工作的都市白领一族,早已经习惯了“外卖”生活,没有外卖,大家简直活不下去。但是,我们暂且不要自得,因为外卖也是古人玩得烂熟的一种生活方式了。在唐朝这份“天价外卖”之前,其实外卖已经出现,但仅仅是针对君王和贵族而言。外卖真正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得从宋朝开始说起。

据史料记载,宋朝时“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意思是各种茶坊酒店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那些城市里的商人或者工薪阶层往往是在各种门店即买即食,家里都不准备菜蔬做饭。当然,这是与宋朝极度繁盛的物质文化大有关系的。在宋朝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外卖小哥的形象入画:你看那小哥左手端着两个大碗,右手拿着筷子,胸前褡裢还装有东西,正步履匆匆往外走,不知给谁家送外卖呢。

清明上河图里的“脚店”(左下角)和“外卖小哥”(红圈)。

在宋朝,不仅市民使用外卖,就是皇宫里面也会点外卖,徽宗赵佶、高宗赵构、孝宗赵奢可都是“外卖达人”呢。周密的《癸辛杂识》中就记载了南宋孝宗点外卖的情形。在隆兴年间,孝宗组织观灯节,半夜时分馋虫上脑,于是就使用外卖点了“南瓦张家圆子”“李婆婆鱼羹”等夜宵送进宫里。看到美食,孝宗顿时食指大动龙心大悦,赶紧给外卖小哥打赏了:“直一贯者,犒之二贯”,也就是说本来只值一贯的食物,因为买家开心,就给了双份价钱。这跑腿外送,也是值了。

Part.2

外卖改变饮食习惯

既然外卖已经成为官民都需要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么谁来当外卖小哥呢?最开始可能只是店里的伙计来代步负责外送,但这架不住外卖的火爆需求,店里的伙计很快就hold不住了。这样一来,宋朝出现了专门的外卖小哥。

《东京梦华录》中说:“更有百姓入酒肆,见子弟少年辈饮酒,近前小心供过,使令买物命妓,取送钱物之类,谓之闲汉。”有人找到一些没事一天到晚在酒馆喝酒的年轻人,让他们跑腿,比如代买东西、取送物品等。这些充当外卖小哥的跑腿帮,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闲汉”。

虽然有了“闲汉”,但是古人没有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xgcs/163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