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经典重读不可不读的诗画清明

发布时间:2021-8-29 14:32:24   点击数:
北京好治疗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403/8810613.html

关于清明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天。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人们在清明节会进行祭祖和扫墓。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读几首清明题材的传世经典之作,一起感受古人面对清明节时的心境。

1

最经典,耳熟能详,妇孺皆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本该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诗人却独自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上,孤单凄凉的感受可想而知。又遇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诗人的焦虑和惆怅,遂向牧童打听酒家的所在,牧童便指点着远处的杏花村。前两句令人愁肠寸断心神恻然,后两句则开拓出广阔的想象空间。全诗意境悠远、清新明快,留韵邈然、耐人寻味。

关于这首诗的不同的文学形式

词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谣指杏花村

四言诗版

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

五言绝句

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剧本版

时间:清明节。地点:路上。人物、情节: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优秀的诗作居然有如此强的可塑性。

简直就像是女孩衣橱里的百搭款。

2

记述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

清明寒食谁家苦。

风吹旷野纸钱飞,

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

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

萧萧暮雨人归去。

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描写了扫墓情形。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到此时,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3

白居易另一首清明题材的诗作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

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

遥听弦管暗看花。

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晋代已盛。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目前普遍认为,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上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但这首诗妙在未写清明的清冷。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不禁让人要笑问:“可是愁嫁?”

4

唐代诗人张继的《闾门即事》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招募爱船楼,

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

清明几处有新烟。

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又是一年春好时

赶紧约上二三好友出门踏青

去酣畅淋漓地感受一番清明时节的山山水水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hd/144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