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节日活动 >> 清明习俗知多少祭祖踏青赏春色,招牌美食逐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郊行即事》(宋/程颢)
春色无边,适合去浪!何况清明(假期)遇上好天气,简直浪到不想回去(上班)了!
——来自小汤牌翻译机
清明,24节气代表之一,除了春光、假期,还有独特的风俗和时令美食。所以这份清明度假手册,你值得拥有。
清明节的由来
1清明
最初清明只是个节气,取意“天清地明”,始于战国,与墓祭没有关系。这时气温升高,是春耕农忙好时节,也是桃红柳绿踏青时。
2
寒食节
春秋时期,晋文公纪念“割股啖君”的忠臣介子推,将清明节气前一天定为“寒食节”,到南北朝时期逐渐演变出“寒食祭祖”习俗。
3
清明节
到唐朝,唐玄宗将清明和寒食节打包成清明节,以便出游扫墓。至今,三节浑然一体,踏青、冷食、祭扫等风俗完美融合,清明也成为法定假日。
传统习俗与活动
清明正值温润暮春,万物复苏,因此从古至今都主张户外活动。经历数千年历史,清明的习俗与活动与时俱进地传承着:禁火、踢蹴鞠、打马球等已逐渐少见,而扫墓、踏青仍在推崇。
扫墓:是清明最具代表性的活动,在东南亚很多国家都有此风俗。在温润的春日里,既表达了对先人尊敬,也给繁忙的现代人一个放慢节奏、齐聚一堂的机会。
插柳:古时插柳更多为了纪念古人或辟邪祈福,而今插柳可谓既风雅又愉悦的活动。柳树生命力强,在温润的暮春,随性插入泥土就能插柳成荫,确实是老少咸宜的假日好节目。
踏青:花海莫过于暮春不容错过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雅致的玉兰、山茶花,艳丽的牡丹、郁金香,还有“亲民”的油菜花,踏青游园赏花,是情侣浪漫或亲子时光的最佳选择。
放风筝:当风筝飞上蓝天后要剪断牵线,任其随风飘走寓意除病消灾、迎来好运。清明放风筝,夜里比白天更有意思:在风筝下挂上彩色的小灯笼,闪烁如繁星照亮漆黑夜空。
Tips:清明时节,绵绵细雨滋养着春暖花开。外出寻春可以舒展肝气、瘦身健体,但也要注意随身携带外衣和雨伞防风湿,活动时每隔30分钟稍作休息以护关节。
应节必尝美味
清明时令美食繁多,又因全国各地习俗而有所不同,别具风味。
然而“4月不减肥,夏日徒伤悲”,三高人群更应“管住嘴”。品尝美食应该秉承“低热、低脂、少甜”原则,才是健康的清明度假方式。
1
清明果
就是传说中的“网红”青团,翠绿的糯米团子,咬下去满嘴春天的味道。将艾叶或浆麦草等春季野菜洗净捣烂,和入糯米粉团包入馅料,就成为应节美食。
清明果味道分咸甜,甜果一般以芝麻、桂花糖或豆沙为馅,做成圆形;咸果包入腊肉丁、冬笋丁、香菇丁等,做成饺子形状。
营养点评:几种常见的春季野菜营养价值高,养生效果好。如艾叶就富含胡萝卜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还可以清热解毒、平抑肝火、消炎祛湿。
健康Tips:咸果热量较低,但仍建议一天吃不超过3个,糖尿病患者更应自觉绕道。品果时配一杯清茶或少许水果,都可帮助控制热量。
2
清明螺
江浙一带时令美食,“清明螺,赛只鹅”,杭州又被称为“啜螺圣地”。清明前后,下河塘摸盆螺,先用清水养两天,放点葱姜辣椒煮熟,或挑出螺肉炒韭菜,都是难得美味。清明螺配绍兴黄酒,更自在逍遥。
营养点评:螺,又名螺蛳。螺肉味道鲜美,低热、低脂且高蛋白,且富含维生素A和钙、碘等微量元素。
健康Tips:炒螺时不妨根据口味多放辣椒、紫苏等配菜。另外,调味时减少油、盐用量,加入少许食醋,健康之余又不失美味。
3
腌笃鲜
江南吴越特色菜肴,杭帮菜中具有代表性的菜色之一。以春笋、咸肉和新鲜鸡肉、小排骨等一起小火焖成的汤。汤白汁浓,肉质酥软,笋香脆嫩。
营养点评:春季是吃嫩笋的好时节,低脂肪、高纤维,富含氨基酸,是减肥绝佳美味。
健康Tips:但如果想控制好体重,去掉鸡皮和肥肉,是做一碗低脂炖菜的诀窍哦!
4
烤乳猪
在广东扫墓又叫“行山”,烤乳猪是祭品重头戏,取是“红皮赤壮”意头,寓意祖先保佑子孙体壮安健。一到清明,便见人们络绎不绝地扛着一头头烤全乳猪上山,画面甚是壮观。
最好的烤乳猪喷香松脆、色艳肉嫩,味道极赞。
营养点评:烤乳猪比起普通烧肉脂肪含量更低一些。不过,为了保证风味,烤制和“重口味”无可避免,若要控制体重建议浅尝即止,高血压、高血脂的朋友,建议仅选食用瘦肉部分。
健康Tips:食用乳猪时,夹着新鲜生菜,既可控制食量、提升鲜味,又可摄入更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饭后半小时,喝一壶绿茶,消脂又解腻。
小汤说:看了小汤的良心讲解,你还准备在家宅吗?赶紧出去浪啊!这个清明小长假你打算怎么过?到留言区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图片来源:Getty
审稿专家:邱超平
医院中医科
汤臣倍健出品,转载须注明来源
洗澡这样巧用花洒,美容养生还预防痔疮!90%用手机的人都中招?简单动几下就缓解生病受伤如何忌口?就看这份“发物大全”!春天必吃12宝,吃对了全家身体好33条超好用厨房小妙招!女人看了都尖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