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清明上河图密码5通过相绝陆青,窥

发布时间:2024/3/28 13:51:40   点击数:
刘云涛 https://wapyyk.39.net/doctor/306474.html

随着作者的笔墨,跟着案中人的踪迹,来到了《清明上河图密码5》的世界里。读完这本砖头书,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更让人觉得实在迷宫里兜了一圈。

作者冶文彪就说过:“阅读建议:这一部结构特殊,按八卦分为八篇。遵照易经循环观念,每一篇叙述模式大致相同,连续读下去,可能会有重复疲劳感。所以建议读者君别一口气读,读完一篇,放一放,休息一下,再进新篇。”

的确,细读下来你会发觉相同重复的只是外部的叙述方式,而每一篇的具体情节内核和布局设计都是不同的。就像一颗石子丢在静静的湖中,一圈圈涟漪泛起,向外一层层扩展开来。第五部中的叙事场景也是从家庭到家族,再到村、到乡、到县、到州,最后到整个国家,向我们描绘了宋代乡土社会的全貌。

宋代是道教非常昌盛的时代,更是道教大显身手的时候,这其中最著名的还数陈抟。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在史料中记载陈抟给人相面算命的事情很多,他也是上至天子、下至黎明心目中相人算命天下第一的。

据释文瑩《续湘山野录》记载,陈抟在集市上见到赵匡胤、赵光义、赵普三人时,邀请他们前往酒肆喝酒,他安排赵匡胤坐首座,赵光义座次座,第三是赵普,自己坐在末座相陪。之后这三个人的人生想必大家都知道。在安排座位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插曲,赵普因为脚上有病,想要就近坐在别的位置,但是陈抟却发怒了,没有让赵普乱坐。

而陈抟因为会相面,宋太宗对他非常信任,连要立谁为太子都要陈抟相面来决断。宋太宗想立第三个儿子赵桓为太子,让陈抟去相相面,可是陈抟连寿王府都没进去只在门口看看就回来了,报告宋太宗说:“寿王府门口的厮役们都是将相的命,何必还要见寿王呢!”这种间接相面的方法也是陈抟所首创。

陈抟在生活中经常帮助别人相面,往往都很灵验。而在道教巫风的影响下,宋代的士大夫信命、算命的风气非常盛行,他们不仅仅求道士们为自己算命来预知吉凶,还请道士们传授给自己看相、算命的秘诀,自己也亲自操刀当个算命先生。所以,宋朝士大夫个个都懂得算命、看相之术。

纵使欧阳修、苏轼等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都不得不相信命相、命运,欧阳修道进程开封应试举人的时候在一个佛寺里被一个僧人看过相,说他以后将名誉满天下,而且医生常常容易招惹别人的毁谤。而欧阳修还真的以文章名满天下,官至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因为为官敢于直言,屡遭小人毁谤。而苏轼在被贬海南是就自责是自己骨相不佳所致。

说白了,相面、占卜、算命之术,本来就是一种原始低级的迷信,其本身并没有科学性而言。而史书里记载的某某道士、方士的方术被验证,仔细一看也只不过是胡乱编造的虚假广告。当然很多次失败中,又一两次成功也是碰巧而已。

陈抟相中的宋真宗并不是一个英明之主,而是性格懦弱、贪生怕死、主动妥协投降,还喜欢伪造天数、弄虚作假,与北方少数民族所签订的檀渊之盟盟约是第一个不平等盟约。

后来还有有“神翁”之称的徐守真相中的宋徽宗,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昏君,也是他断送了大宋江山。但是,对相面、占卜、算命这些方术也有人提出批评,南宋的徐度就支出:“所谓命术者,类不可信,其有合者,皆偶中也。”

再回到《清明上河图密码5》中,“相绝”陆青可谓是佼佼者,但是他是作者虚构的一个人物,为了勘破答案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点。虽然,相面等属于低级迷信,但是中华文化当中的易经确实一门高深的哲学,也可以说是一门逻辑学。

第五部的故事意犹未尽,在第六部里“汴京五绝”将聚首,揭晓一个个谜题,也为我们揭开宋朝灭亡的序幕!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hd/163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