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节日活动 >> 上海市首届校园气象科普大赛落幕吸引44
本文转自:东方网
东方网5月30日消息:为期两个多月的上海市首届校园气象科普大赛近日落下帷幕。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市近所中、小学校的4.4万余人次参与其中。经过激烈角逐和评审,共有来自七宝中学、青浦实验中学、奉贤实验小学、南汇外国语小学等学校的名学生获单项奖,23所学校获优秀组织奖,28名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作为本次大赛专业评审之一,中国气象学会科普部部长张伟民认为,活动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小选手们在学习气象知识的同时,不仅可以锻炼口才,还增强了自信,开阔了视野。
本次大赛主题为“研智慧气象启科学梦想”。考虑到参赛学生处于不同的认知水平和成长阶段,活动除了中小学生都可以参与的气象知识网上竞赛,面向不同年级分别设置了气象科普主播秀、气象观察日记等项目,助力“双减政策”落地生效。
其中,气象科普主播秀项目面向全市的小学生,征集的气象科普主播秀作品内容广泛。有的小主播剖析传统诗词和二十四节气与生活联系,有的阐述极端天气、全球气候变化等热点话题,还有的在镜头前从容地演示各种气象小实验,并将其中包含的科学道理娓娓道来……小选手们或用幽默的语言,或用实验道具,或用精美PPT和多媒体视频动画辅助,将气象知识和气象科学原理通过视觉化、听觉化和艺术化形式层层剖开,让气象科普知识变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
如果说气象科普主播秀为孩子们搭起了展示风采的小舞台,那么气象观察日记可以说是面向全市初、高中学生的一堂探秘气象科学的启蒙课。参赛选手通过持续性气象观测,将记录的观测结果撰写成气象数据小报告或者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心得体会小文章。选手们提交的作品选题包罗万象,有天气预报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温压湿风等气象要素的内在关联,还有古诗词“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否存在科学依据。为了让日记的内容详实可信,选手们通过校园气象站、天气相关专业网站查询历史记录,还有的从各类历史文字记载中找寻依据。
“有的作品已经是一篇完整的小论文,包含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和分析评估的科学探究过程,这让人很欣喜。”上海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赵洋在评审中指出,青少年时期正是科技人才成长的关键阶段,气象科普比赛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辨能力和高阶思维,让科学更有吸引力,把科技的种子种进更多孩子的心田。
七宝中学在本次大赛中获得气象观察日记和气象知识竞赛高中组两项冠军,校长朱越表示,“活动激发了学生们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讨论与研究,强化学生对应对气候变化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hd/16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