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关于清明节,你不知道的那些ldquo

发布时间:2020-10-22 3:43:18   点击数:
说到清明节,大家最先联想到的大概就是杜牧的《清明》

清明节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节日,清明期间,人们按照传统会有扫墓、祭祀的活动。

提到清明节,就不得不提到寒食节,因为清明节与寒食节可谓一脉相承。

追溯历史

春秋时期,重耳(晋文公)为逃避政治迫害而流亡国外,路上饥饿难耐,又找不到吃的,随臣介子推就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给晋文公做了一碗肉汤,后来晋文公做了国君,封赏群臣,去唯独忘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做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悄悄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等找到的时候,介子推已经死了,装殓时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晋文公见到后,大哭了一场,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以后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烟火,只吃冷食,所以这一天也叫做寒食节。

禁烟冷食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扫墓祭祖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

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

届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为沾先祖恩泽。

寒食冷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

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就有企盼民富国强,万事顺遂的意思。

从寒食节演变至清明节,除了食冷食外各地也有非常多各具特色的清明传统食物。「青团子」

江南一带便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制作成带有馅心的团子。属豆沙、莲蓉、黑芝麻最为常见。

「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

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

「馓子(sǎn)」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

「鸡蛋」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因为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

清明节这天鸡蛋除了吃,还可以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画的五颜六色鸡蛋可以吃,而“雕蛋”则仅供玩赏。

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寒食踏春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

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寒食秋千

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南屈原、北介子”,端午节、寒食节,这是千百年来老百姓崇敬哲人的标记,希望大家可以把这些留在心底,也是对美好人性向往的情愫,是寄托哀思、敬仰忠孝的善良愿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ly/128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