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节日礼仪 >> 清明系列策划之ldquo清明吃啥哟
清明节食物
清明时节,气温转暖,草木萌动,万物欣欣向荣。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养生对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小文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和大家分享清明节的饮食、习俗、踏青等内容,今天小文就给大家讲讲!
清明荞菜
传统的惠州人向来重视清明扫墓,人祭祀完了后,分了猪肉,并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会将猪肉带回家后,配上清明时节的菜蔬“清明荞菜”去炒着吃,还有不嫌麻烦的人家另外用这个“清明荞菜”配一些鸡蛋丝烧肉丝炸一些春卷吃,吃完了这些菜肉,这一年的“行清”任务才算完成。
艾叶做粄
许多惠州人会用艾叶和以糯米、白糖,用于做“青粄”,俗称“清明粄”。这种小食拥有一股独特的山野青草芳香,不仅可以祛风祛湿,还有驱除体内寄生虫的奇效,最适合天气潮湿的春天食用。
吃甘蔗
惠州人称扫墓为“拜山”或“行清”。拜山后分食甘蔗,并将吃过的蔗渣丢于坟前,还要将包子掰碎撒于坟前。甘蔗寓意节节高。
吃烤乳猪
在惠州,烤乳猪是不可或缺的清明祭祖佳品,惠州人也给它起了一些非常好意头的名字—“鸿运当头”、“红皮赤壮”等,向先人奉上脆皮金猪,希望保佑子孙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宏图大展。
荠菜
荠菜是阳春三月的应季时蔬,又因其与“聚财”谐音,而颇受惠州老百姓喜爱。关于荠菜,有这样一种民间传说,清明节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每人吃一碗,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
刀鱼
清明甚至是一个界限,许多美食过了清明,就不再鲜美。刀鱼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刀鱼乃“长江三鲜”之一,银色的鳞片,状如刀。清明前鱼骨软如绵,清明后鱼骨硬似铁。
“明前茶”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为弘扬清明时节“传递亲情,传承文化”的传统美德,小文和大家一起倡导“文明祭祀绿色出行”的新风尚,共创文明惠州。
在清明将至之际,惠州文明网向广大的网友发出倡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