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正值清明节,一起学习三下语文杜牧的清明

发布时间:2025/3/27 11:17:13   点击数:
《清明》是部编版三下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学习古诗我们分以下四步,踏实学好每一步,古诗再也不难了。清明节的知识你知道多少?知诗人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诗、赋、古文都负有盛名,后人为了区别杜甫,称其为“小杜”。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主要作品:《山行》《泊秦淮》等。三年级上期我们学习过他的《山行》,赶紧回忆一下吧。解诗题“清明”在本首古诗中指的是清明节。“清明”与“清明节”你能区分吗?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因这个时节的天气清爽,景物明朗,所以称之清明。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起源与秦,在唐朝时盛形。主要活动是踏青、扫墓。“清明”指节气,而“清明节”才是指节日。关于清明节还有一个传说。(清明节与寒食节和介子推)02:03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清明节是寒食节的后一天,二者风俗习惯大致相同,之前清明只是一种节气,后来才改为节日,与寒食节合二为一了,称为清明节。明诗意理解诗意,在小学阶段我们以读注释、看插图为主。理解本诗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这样就更能理解诗人的心情,自然而然就能把诗意全部串联起来。杜牧是晚唐诗人,文武双全,却遭到了当朝宰相的排挤,被迫离开京城,在池州做刺史的这年清明,他看到人们纷纷为祖先扫墓,别人家人团聚游玩观赏,自己却远离家乡,不能亲自为亲人扫墓,祭奠祖先,愁绪万千。孤身在外的杜牧在雨中触景伤情,写下了《清明》这首诗。悟诗情了解了诗人杜牧的情感变化就不难悟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知识补充1、生字本诗共有六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在学习时注意与形近字进行区分,如“魂”和“魄”,“酒”和“洒”,“何”和“向”。在书写时“魂”左部小而偏上,右部上紧下放。“酒”的右部为“酉”,不是“西”。2、传统节日知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nr/175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