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清明传说,念给孩子吧

发布时间:2020-12-17 16:48:26   点击数:
钙泊三醇软膏 http://m.39.net/pf/a_5606895.html
今天是清明节,也是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有关清明节,大家首先会想到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里的主人公杜牧就已简易描述了清明这天我们所要经历的活动:合家团聚、上坟扫墓、郊游踏青、活动多样等。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饿晕,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给他吃。后来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忠臣忘了介子推。当重耳想起时,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背着母亲隐居在绵山。重耳就放火烧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烧了3天始终不见人出来,上山寻找发觉他和其母已烧死了。在烧焦的柳树上大仙了有血诗的衣襟“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于是重耳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发觉老柳树复活,赐名“清明柳”,并定为清明节,以祭奠介子推,并勉励自己勤政清明。清明节是祭奠先祖的节日,也是传统孝道文化传承的最有力载体。通过祭祀先祖,可以追根溯源,寄托哀思,还可以籍此祈福、训示、勉励后代不断奋进,达成人生目标。免责声明: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qy/132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