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割股奉君,将自己的肉割下来给君王吃,千古

发布时间:2023/12/16 15:22:48   点击数:

割股奉君,将自己的肉割下来给君王吃,只为尽臣子忠心!

清明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但你可知道清明节的由来?

这背后,又藏着怎样让人叹息的故事?

相传在春秋时期,晋献公有一个宠妃叫骊姬,她想要废掉太子申生,改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

骊姬先是用计陷害太子致其自杀身亡,后又决定将夷吾、重耳等其他几个有继承王位资格的公子赶尽杀绝。

夷吾、重耳闻讯后自知不是骊姬对手,留下来恐怕也要遭其毒手,于是夷吾连夜逃亡梁国,重耳也赶紧收拾细软,猖狂出逃。

身为堂堂一国公子的重耳,逃跑时只有四五个臣下追随。

这其中,就有千古忠臣介子推!

重耳出逃后,父亲晋献公派兵追杀未果。

晋献公驾崩后,骊姬之子奚齐还没来得及继位,便被权臣里克派刺客诛杀,骊姬投河自尽。

在秦国的帮助下,里克迎回了逃亡在外的公子夷吾继位,是为晋惠公。

谁知道,晋惠公是个背信弃义之人!

他继位之后,一面派兵继续追杀兄长重耳,一面设计除掉将自己扶上王位的功臣里克。

里克临死之前悲愤地留下一句话“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最早的出处。

介子推追随重耳在外逃亡了整整19年。

这期间他们犹如惊弓之鸟,整日里担惊受怕、常年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有一年他们逃到卫国深山,重耳已经连续几天没有进食,饿得奄奄一息,眼看着就要一命呜呼。

迷迷糊糊之中,介子推端来一碗野菜炖的肉汤,重耳食用之后才算是捡回一条命来。

后来,重耳发现介子推走路一瘸一拐,追问之下才知道,他为了救自己的性命,割下了腿上的肉。

重耳号啕大哭,发誓如果有朝一日自己做了君王,一定会好好报答介子推。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干掉了晋惠公之子晋怀公。

重耳终于当上了国君,他就是将晋国带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继位之后开始论功行赏,加封在他逃亡期间帮助过他的那些人,但唯独不见介子推入朝听封。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介子推不愿意接受封赏,他认为他只是尽到了一个忠臣的本份,没有必要得到奖赏。

介子推看到那些风吹两边倒,并无护主之功的小人也去邀功请赏,他一气之下便隐居深山,不愿再看到人世间这些丑恶的现象。

晋文公得知真相以后便亲自带着大队人马去寻找介子推。

来到介子推隐居的山下,晋文公傻眼了,此山重峦叠嶂、谷深林密,哪里看得到半个人影。

此时的晋文公寻人心切,情急之下听信了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想要将介子推逼出来。

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整座山上的林木被烧了个干净,但终究也没有见到介子推。

大火过后,有人在一棵烧枯的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母子的尸骨。

在介子推用身体堵住的柳树树洞里,人们还找到了一片写在衣襟上的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悲痛万分,没想到介子推临死之前还在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清明之君。

第二年,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坟前祭奠,看到枯死的柳树竟然奇迹般的复活了。

柳枝荡漾,随风起舞,晋文公仿佛觉得介子推又回到了自己身边。

他上前折下柳枝编成圆圈戴在头上,下诏赐柳树为清明柳。

每年今日百姓门前都要挂上柳枝,上绵山扫墓踏青。

他还将放火烧山那天定为寒食节,规定这一天民间不得用火,以此表达对介子推无尽的哀思。

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忠心耿耿一路追随,为救君王宁愿肝脑涂地。

重耳继位之后,介子推不图荣华隐居深山,其风骨不愧是荡气回肠。

后来,经过历朝历代人们的传颂,寒食节的规矩逐渐演变成为了今天的清明节。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qy/158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