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6 11:17:07 点击数: 次
文/王立群世上最难纠偏的便是“常识”二字。常识,自人出生,就逐渐刻入脑海,根深蒂固,牢不可破。文学史上的一些作品,要纠偏,其最大的难度来自人们的广泛传唱。文学最开始就是口耳相传的,尤其是诗歌,口耳相传的诗歌,相对于其他文学形式来说,更易于传播,童叟皆可知,童叟皆能知。但是口耳相传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便是容易发生变换,导致以讹传讹,张冠李戴的现象就不可避免。《清明诗意图》关山月杜牧的这首《清明》诗太有名了,每年清明节,我们都会想起这首诗,这是写清明的经典之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是祭祀逝者的日子,因此清明常下雨。清明的雨,是泪,湿了枝头,湿了杏花,湿了行人,湿了衣巾,也湿了内心。清明还是一个赏花踏青的日子,要有花,要有酒,因此宋人写诗说“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生与死,悲与乐,通过清明节竟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很是独特。在今天,这个节日,算得上是最闲适的一个节日了。因为没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ipischool.com/jrqy/170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