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掬心书院2022诗词研修班第八讲作业点评

发布时间:2025/4/20 11:47:44   点击数: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5%b0%91%e5%b9%b4%e7%99%bd%e7%99%9c%e9%a3%8e%e9%98%b2%e6%b2%bb%e6%8f%b4%e5%8a%a9%e9%a1%b9%e7%9b%ae/22039760

MAYTHENEWYEARTHANLASTYEAR

云朵上的梦音乐:云朵-云朵上的梦

愿新年胜旧年

本期点评老师

樱花树下打孩子不弃回忆飘逸曾经沧海

作业要求:应用渔洋第八法写一首七绝,

韵部下平一先题目自拟内容随意诗句流畅立意清晰

春约不到(忆故去名医老同学)德纯组17-美好人生杨柳依依碧草绵,柔条照水似连天。小河东逝春如旧,不见名医立岸边。

曾经沧海点评:起句写景柳丝绵绵,承句承接柳条连天。转句点明具体地点,状况如旧。这熟悉的景象,是过去名医老同学常来的地方。结句用否定词“不见”点出主题。符合渔阳八法的要求。记感染新冠后味觉丧失德纯组29-静雪鱼羹细煮润喉绵,韭叶新烹翠色鲜。可惜如今无味觉,闻香不似染瘟前。

曾经沧海点评:起承句铺垫,有鲜美的鱼羹韭菜汤。转句一转说没口味,接着结句得出结论,点出主题:“闻香不似染瘟前”。说明瘟疫给人带来的危害。前三句铺垫,尾句用否定词,点题。很好!德纯组30-蓟水渔翁讣瘟疫不幸逝者星稀月瘦锁寒烟,鹤唳鸿哀夜不眠。痛惜幽魂归帝所,人生殁了未经禅。

曾经沧海点评:前两句对因瘟疫去世的人的同情,做了铺垫,随凄凉气氛做了描写。转的也很好。结句“人生殁了未经禅。”有点表意不清。春日赏花感怀秉文组06~嘉志东风送暖绽春妍,戏蝶闻香醉蕊眠。纵使有君知我意,赏花不再是华年。简评:这首韵部符合作业要求,运用了渔洋绝句第八法。但内容和用词用韵均需要斟酌。首句“绽春妍”和承句的“醉蕊眠”涉嫌凑字凑韵。转句太过用力,其中“君”“我”前面均无对应之处,来的过于突然,与起承句脱节。结句单看是很漂亮的一句,只是可惜与转句以及前面的启承句均脱节,不在一个调上。望作者重新思考该诗想表达的主题,至少前三句都需要重新构思,重新遣词。岁末有感秉文组16-苏景烟临风横笛倚窗前,岁末孤身又一年。纵有梅花楼上月,不知寂寞醉无眠。简评:这首符合作业韵部要求,运用了渔洋绝句第八法。起句和承句铺陈了一个孤独的人倚窗横笛的场景,转句也漂亮。读了前三句,感觉眼前像展现了一幅清冷的梅花明月独横笛的美图。只可惜合句没合好,一下子破坏了前三句的气氛,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软绵绵的没了力气,虎头蛇尾的感觉。建议作者好好斟酌一下结句,如果结好了,则为一首好诗。过年有感秉文组01~雨伞高楼守岁阖家乐,火树银花夜未眠。主妇梳妆悲面色,谁知镜里是何年?简评:这首符合作业对韵部的要求,但尾句不符合渔洋绝句第八法,没有用否定词。起句近于口语,没有诗意,承句“夜未眠”和起句的“守岁”语意重复了。转句,前面是“乐”,用的是现代词现代境,转句却拟古,并且前面已经是“阖家乐”,现在作者估计是想衬托“主妇”的“悲”,但却并没有达到这种效果,只给人与前面脱节的感觉。绝句与前面也是不搭。即使作者想用喜趁悲,也应有一定的伏笔或是一定的布局,此诗这种显然是不成功的。岭南春秉文组00-云朵岭南春晓柳含烟,碧水一江横钓船。长恨东风吹落雨,不知惜玉爱花鲜。简评:这首符合作业对韵部的要求,运用了渔洋绝句第八法。起承句铺陈了一幅岭南春江横钓船的美景,很不错。只是可惜,转句与前两句几无关联,结句更是云里雾里,既与转句无关,又与起承句无关。望作者仔细分析一下起承句,由此重新构架一下转合句,使之能成为一个整体。

盼德纯组~06朵朵如水清辉星满天,银河两岸意绵绵。岂唯七月相思苦,但盼离人散又圆。简评:这首符合作业对韵部的要求。但不符合渔洋绝句第八法,结句没有用否定性。起句“如水清辉”和“星满天”有语音重复之嫌。承句引出银河,以及作者对牵牛织女星的想象。只是“意绵绵”三字结合全诗用的不太好。转句很漂亮,也能与起承句接住,不错。可惜结句没有接住转句的气势,且用词太过随意,导致结无余意。建议作者好好思考一下结句,争取做到用词蕴藉,结有余味。

逾年秉文组21-暮月沉星动冷波迁,聒噪野凫未肯眠。浅寐贪欢苦夜短,梦中难解醒时怜。简评:这首韵部符合作业要求,尾句没用否定词,不符合渔洋绝句第八法。并且有两个比较大的问题,一是第二句孤平了,这个在格律诗里是要避免的。再是第三句三仄尾,也是要尽量避免的。除此之外,首句“冷波迁”,涉嫌凑字凑韵。承句出现的物象“野凫”,与前后句以及主题关系都不大,不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转句没有与前面拉开距离,且表达意思也重复,属于无效的转句。尾句意思晦涩,无余味,且与主题也几无关联。这两句需要重新构思。老屋秉文组组长-感恩一缕炊烟鸡黍香,几声犬吠越山梁。他乡纵有千秋业,不及堂前伺爹娘。简评:这首韵部不是下平一先,不符合作业要求的韵部。尾句用了否定词,符合渔洋绝句第八法。起承句铺陈了一幅乡村景象图,虽有夸张,但也挺好的。转结二句一气之下,还不错。貌似出于诗句“他乡纵有当头月,不抵家山一盏灯”,但不如出处这两句给人的感觉。另,单看四句倒也成为一个整体,但结合题目看,整首和题目不吻合,有跑题之嫌。

年味秉文10-孤独者莫怪新冠驱旧俗,买来豆腐不须煎。顽童放起麻雷子,才觉明儿是大年。简评:此首韵部符合作业要求。但尾句没用否定词,不符合渔洋绝句第八法要求。除此之外,此首的起句、转句、合句都不错,只是可惜,承句既没有能够承接住起句,又与转结句也无关联,与题目也不符合,承句算是废了。建议作者重新构思承句,使之与题目以及全诗吻合。飞雪秉文组25-洵美六出横空花乱舞,朔风扬起撒山川。而今化作叮咚响,万物不知谁拨弦。简评:这首韵部符合作业要求,尾句用了否定词,符合渔洋绝句第八法。起句用“六出”代指雪,古来有之,只是如王国维先生而言,终觉是隔了一层,所以应尽量少用这种词。起承二句描摹了下雪的场景,但不够形象,也不够美,用笔感觉很生硬。转句尚可,可惜合句没有深化一层,仍旧有生硬之感。而且,雪化了后,也未必非得有叮咚之响。感觉为了用上“拨弦”二字整句都凑了。水镜庄遐思秉文组02-玉玲珑缥瓦飞甍崖壁悬,弓桥醉卧弄轻烟。一篙春水千秋碧,不见先生举荐贤。注:司马徽有“水镜先生”之称。司马徽为人清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等人,受到世人的敬重。简评:这首符合作业要求韵部,尾句用了否定词,符合渔洋绝句第八法。起承句描绘了水镜庄给人的整体景象,用词不错,描绘的景色也很美。转句也不错,而且“千秋碧”三字很有味道,很容易让人想到曾经的水镜先生,只是可惜,尾句没有能够托起前面的内容,给人很无力的感觉。或许作者想表达的内容是不错的,但措辞需要好好斟酌一下。约德纯15中国书画榭边丹桂吐香烟,径上黄花嫩眼鲜。弄玉依亭羞末语,不知萧史在楼前。简评:此首韵部符合作业要求,尾句用了否定词,符合渔洋绝句第八法。这首题目是“约”,转结句借用弄玉萧史的典故,挺不错的。起承二句铺陈了约会地点的景色,作者的想法是好的,但在表述上有一定的问题,说“丹桂”“吐香”可以,但“吐香烟”则用语不当,给人很奇怪的感觉。承句“嫩眼鲜”三字,则涉嫌凑字凑韵。把这两个地方重新斟酌一下用词,整体虽不太出彩,但还是可以的。忆外婆德纯组28-好好月下清风竹榻边,茶香酒气绿林前。今时唯有青山在,把扇不闻话上仙。注:①外婆于本月一日去世,有感于斯,故写诗忆之。②外婆家紧靠青山绿林,今已坍塌无人。③把扇不闻,即不闻把扇的倒装。④话上仙,即外婆常对我讲天上仙人的故事。简评:这首韵部不符合作业要求。尾句用了否定词,符合渔洋绝句第八法。首先说一下,这首的“注”太多。对于古诗词,里面的典故或是特别说明的事需要备注,其他的则不需要。因为诗中语句自然表现出来的不一定是作者刻意想要表现的。所以,此首的备注,只有第一条可行,其余的则都多余。此首转结句不错,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了“物是人非”的感觉。但起承句,结合题目来看,则有离题之嫌。题目是“忆外婆”,起承句对外婆平日言行或是其他方面的回忆会更有感染力。又见春色德纯组∽飘逸雨润红桃花欲燃,风摇碧柳带朝烟。清闲小院啼莺早,不觉春光在眼前。简评:这首韵部符合作业要求,尾句用了否定词,符合渔洋绝句第八法。猛一看这首起承转合四句是很顺承的。但仔细想想却有不合理的地方。首先,尾句“不觉春光在眼前”,想表达的应该是春天不知不觉的来到了,照此来看,应属早春景色,但诗中景色显然是作者想当然的,没有实际经验,桃花欲燃,碧柳含烟时早已不是早春了。另外,从转句“小院”,合句“眼前”来看,应该描写的是院落景象。但实际上,在中国农村,柳树是不种在院里或是院周围的,因为这是传说招邪的树。作者功力还是可以的,只是希望作者以后在写时注意不要出现类似的不和谐景象。仙居德纯组02-樱然几树桃红映柳烟,鸟鸣悦耳胜清弦。身居秀水明山里,不必修行已是仙。简评:这首韵部符合作业要求。尾句用了否定词,符合渔洋绝句第八法。起句是眼所见,承句,是耳所听,不错,有层次。转结也能一脉相承,评到现在是极少不错的一篇。如果硬要找不足的话,就是起承句的所见所闻,与转句的“秀水明山”距离有点大,不是山水中的典型景象。

思念渔洋第八法一先韵(平)德纯组11-踏风堂灯下老翁攲桌前,眼盯旧照泪潸然。而今已失当年色,不想同窗数缺全。简评:这首韵部符合作业要求。尾句用了否定词,符合渔洋绝句第八法。起承句铺陈了一个灯下老者对照流泪的伤感景象。不错,挺有画面感的。转句也能由前两句生发拓展,还可以,只是可惜合句,既没有承上转句,表达上也不顺畅,“不想同窗数缺全”,七个字都有凑字的嫌疑。本来前面感情已经铺陈到位,结句应该很流畅的,结果,结句一出,前功尽弃。希望作者好好斟酌,重新思考一下结句。年清明节德纯组10-陈哲垂欲碑堂送纸钱,阴霾未散孝难全。杜鹃树上啼声唤,代女哀鸣敬母贤。曾经沧海点评:起承转合联系紧密,构思合理。但不符合渔阳八法,结句用否定词的要求。观赏德纯组-07丹丽人枝头鸟语舞翩欢,且看梨园硕果鲜。几处金鸡争觅食,尽搜佳景入诗篇。

曾经沧海点评:起承转合联系紧密,构思合理。但不符合渔阳八法,“金鸡争觅食”与“佳景入诗篇”有什么关系?

约德纯组15-中国书画榭边丹桂吐香烟,径上黄花嫩眼鲜。弄玉依亭羞末语,不知萧史在楼前。问好诗友:作业写的很好,符合渔洋第八法,转结上巧妙的运用萧史弄玉的典故,点赞了。另外,起句上的吐香烟费解,承句上的嫩眼鲜有点牵强。如有不当,敬请谅解。忆外婆德纯组28——好好月下清风竹榻边,茶香酒气绿林前。今时唯有青山在,把扇不闻话上仙。

注:①外婆于本月一日去世,有感于斯,故写诗忆之。②外婆家紧靠青山绿林,今已坍塌无人。③把扇不闻,即不闻把扇的倒装。④话上仙,即外婆常对我讲天上仙人的故事。问好诗友:小诗基本上符合作业要求,合句算是入题,承句(茶香酒气绿林前)不知道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如果没有后面的注解,很难让人明白,加油!继续努力!仙居德纯组02-樱然几树桃红映柳烟,鸟鸣悦耳胜清弦。身居秀水明山里,不必修行已是仙。问好诗友:小诗符合作业要求,立意挺好,是个不错的作品,转合比较好。只是桃红映柳烟中的映字多斟酌一下,胜在这儿读仄音,表示胜过,超过,在读平时,不胜或绝胜。点赞并学习了。思念渔洋第八法一先韵(平)德纯组11-踏风堂灯下老翁攲桌前,眼盯旧照泪潸然。而今已失当年色,不想同窗数缺全。问好诗友:作业符合作业要求,合句不是最理想,其他的还好,数缺全费解且有凑韵之嫌,如有不当,敬请谅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qy/176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