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节日起源 >> 清明和孩子的祭祖之行
又是一年清明节,天灰蒙蒙、阴沉沉地,好像也在缅怀什么!我开车带着孩子,回老家祭祖。
自从孩子三岁多后,这就成了惯例。每年的过年、清明节我都要带孩子回去,借这些传统节日,带孩子回到老家,寻根问祖,使他从小能接受到优良的传统教育。
小时候,父亲也是这样牵着我的手,一次又一次走过村间地头,在那片孤寂的土堆旁缅怀祖辈,表达哀思。我曾多次问及地下埋着是何人也,回答永远是你的爷爷及他的祖辈。我天真地认为爷爷的祖辈估计就是爷爷的爷爷吧。每次父亲站在爷爷的坟墓前沉思时,我都在想象爷爷是什么样子的,爷爷的爷爷又是什么样子的,怎么我从来没有见到过。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父亲才告诉我,爷爷在他七岁时就去世了!以至于他对于爷爷的印象也不深刻。但是就儿时那些点点滴滴,残缺不全又模糊不清的瞬间,仍然是他生命中最难忘的记忆。它像一股小火苗始终在他心底晃动,始终让他感受到父爱的深沉和难得。父亲讲得很慢,表情很严肃,我现在才理解他当时正沉浸在对美好过去的回忆之中。
如今,父亲已走了30个年头!我也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变成了孩子的父亲。往事一瞬间,孩子仍然在问我类似的问题,我仍然重复着类似的问答。
"你什么时候离开我爷爷的?"
“十五岁时。”
“那你不还是个上初中的孩子吗?"
“是的,我正上初二。”
“我不想让爷爷早早离开,我还没见过他呢?”
“我也不想,可有些事我们是决定不了的!只能敬畏生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每一天了!”
孩子说:“是不是等有一天你和我妈老去了,我要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望你们!再等到我们老了,我们的孩子又会带着他们的孩子来。”
“是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做的。”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这样做?”
“因为这里是我们的根。无论你能走多远,飞多高,永远也不能忘了故乡,故乡有我们的根。”
孩子似乎有所理解。
感谢传统的节日,让我们优良的传统得到传承。
.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