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今年清明在闰月,2大祭日相连,何时扫墓祭

发布时间:2024/6/24 12:49:07   点击数:
关爱白癜风患者公益援助活动 https://baike.baidu.com/item/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2203976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月5日,将迎来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清明节,同时也是春季里的第5个节气。今年清明不一般,2大祭日相交,何时扫墓为好?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段文字出自《岁时百问》,生动地解释了“清明”二字的含义。清明时节,是万物生长的时候,给人清洁明净的感觉,美好而又令人期待。

自古以来,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莫过于扫墓祭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祖先和天地一样,是劳动人民的信仰。这背后,是慎终追远、敬天地、敬祖先思想的衍生和传承,同时也是在提醒子孙后代,要遵守孝道,尊老爱老。

距离清明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了,我们这的老人,早早就有叮嘱晚辈们,今年清明不一般,,扫墓祭祖要守规矩。你知道,这背后指的是什么吗?又有什么讲究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说说,有关清明节的一些习俗文化。

之所以说今年清明不一般,主要有2个说法:

一是今年的清明节,刚好在农历闰二月十五,很难得能遇到清明节在闰二月,下一个闰二月,要等到年才有;

二是今年的清明节,刚好和寒食节连在一起,4月4日是寒食节,4月5日是清明节,刚好是2个以祭祀为主题的节日,因此就有了“2大祭日相交”的说法。

那这2个传统节日,是怎么来的呢?

先说说清明节的由来。

早在上古时期,我国先民们就已经有了墓葬行为和与此相关的礼俗观念,到了周朝,开始有了传统的清明节,据说和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有关,后来民间百姓纷纷效仿,于此日上坟祭祖,于是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特定的民间风俗。

到了唐宋之后,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设立扫墓假期,如史书《唐会要》卷八十二中的记载,“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接着说说寒食节的由来,跟春秋时期的两位人物有关,一位是晋文公重耳,另一位是晋国的忠臣介子推。

据史料记载,重耳为了躲避祸乱,在他国流亡十九年之久,在这期间,介子推一直对他不离不弃,生死相随。待重耳登上君主宝座,成为一代名君后,按道理,介子推该享有最大的回报。

但介子推和其他人不一样,他选择了和母亲归隐山中,不问世事,不求功名利禄,并且不肯出山见重耳。最后,迫于无奈,重耳采用放火烧山的方式,想让介子推出山见他。令人遗憾的是,介子推坚决不肯,最终被火焚烧而死。

介子推遇难的那天,刚好是夏历冬至后的日,为了感念介子推,晋文公便下令每年的这一天,不能生火做饭,要吃冷食,“寒食节”正是由此而来。

寒食节延续到现在,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因为寒食节和清明节挨得比较近,并且也是一个以祭祀为主题的节日,于是,人们便将这两个节日的习俗,逐渐融合在了一起,通过扫墓祭祖、吃寒食食品等方式,来祭祀先祖。

清明节将至,相信你最关心的,一定是跟扫墓有关的讲究,特别是何时扫墓为好。对此,我将民俗文化中,跟清明节扫墓相关的部分,记录了下来,不妨做个了解。

提到适合扫墓的时间,主要包括2个部分:一是扫墓的日期,二是扫墓的时辰。

老话常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所在地方不同,具体的祭扫日期,也会有所差异,比较常见的,有“前十后十”和“前三后三”的说法,分别指的是,清明节前后十天,和清明节前后三天。

从民俗文化来看,清明节扫墓,并不局限在清明节当天进行,可以根据自己和家人的时间来调整,只要不距离得太远进行。

而关于清明节扫墓的时辰讲究,古人认为,早上8点到中午12点之间,最为合适,最晚不要超过下午3点。

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看这个有关扫墓时辰的习俗,也是能理解的。清明节扫墓,通常要去到离家有些距离的山上或墓园,自然宜早不宜晚,不然会给出行和祭扫活动,带来诸多的不便。

“年年清明节,岁岁思故人。虽已天人隔,但愿思念存。”清明节祭扫,并不简简单单是到坟前上香添土,更是寄托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心底里那份默默的想念。马上就到清明节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扫墓祭祖呢?有哪些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ss/165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