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评论年的清明为什么不一样

发布时间:2020-12-28 19:47:25   点击数: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作为一个缅怀先人的重要日子,清明往往被寄予了无限的思念和追忆。随着社会的发展,思念和追忆更呈现出了个体化、家庭化的趋势。人们走向山野,来到逝去的亲人身边,表达自己的哀思。

图:4月5日,北京世纪坛举行清明纪念活动,祭奠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牺牲的英烈。

情感从来就没有大小之分。然而,年,我们更不应该忘记的,是清明节的国家记忆。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清明,是一个民族重温牺牲历史和峥嵘岁月的清明,是先烈渐远,老兵凋零,故纸重温的清明,是一个最不该被遗忘的清明。

一个家族的历史,永远是和一个国度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的。今日中国,无数家庭曾经在历史上出过奉献的人、牺牲的人、付出的人。这些名字,对于孩子来说或许只是爷爷奶奶,但是对于中国来说,是实实在在的英雄。他们不但应当被自己的子孙缅怀,还应当被整个中国的后代缅怀。

一个国,其实就是一个大家庭。保卫这个国的每一位先辈,其实都是大家庭出现的优秀儿女。他们或许与我们姓氏不同,与我们的人生并无交集,但是我们过去的岁月,恰恰是这些陌生的名字组成的。我们清明的寒食传统、踏青传统、祭祀习俗、缅怀心情,他们都曾经经历。但他们亲手创造的历史,却为后代留下了更加春风拂面的清明。

图:清明节各地纪念先烈

因此,清明不光是一个历史传统,更是一种集体记忆,是精神和信仰的重要时间载体。中国人有个习惯,逢五逢十总是更加隆重,这是因为我们更需要一种时间的共识,来重温大历史背后的名字和岁月。70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它足够跨越一个普通人的一生,也足以湮没血肉和呐喊。因此,总会有人认为,时间是消磨记忆的方法,罪恶和屠戮会被时间冲走。其实中华民族恰恰是一个最有记忆力的民族,我们把历史记录在我们的文化基因深处从未忘记。

这让我想起年的清明节,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的第一个清明。当时的同胞从胜利的振奋中走出来,人人走出家门,含泪祭祀牺牲的同胞。那一天,人们不但祭祀黄帝陵,以公审汉奸陈公博的形式来表达对变节者的唾弃。70年后,英烈气节长存,被唾弃者早已进入历史的垃圾堆,无论谁要翻出来,其结果都是再度被历史所记录和嘲讽的。这就是抗战胜利70周年的这个清明节,与通常不同的原因所在。

文/央视评论特约撰稿商汉

南大青年

来源/央视新闻

美编/白雪

责编/贺海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xgcs/132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