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相关传说 >> 清明middot追思4月4日,全
梨花风起正清明。清明节,饱含着中国人慎终追远、礼敬祖先的绵长人文精神。“祭如在”,在这个日子里,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会以庄敬的态度缅怀先人,复活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古老文化基因。今年的清明节,和往年稍有不同的是,由于受疫情的影响,有些地方不能像往年那样亲友相聚踏青扫墓,但在内心深处,先人的养育之恩会永远铭刻心间,不管用什么方式,同样都可以简朴庄严地表达对先辈的怀念。
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走进烈士陵园,为烈士们拂去墓碑上的尘土,表达后人对先烈的崇仰之情。因为今天的国泰民安,是几代人接续奋斗换来的,每一个为之付出的先辈,都值得我们深情缅怀,这种超越血缘亲情缅怀,就是一种家国情怀。我们缅怀倒在枪林弹雨中的先烈,也缅怀着和平年代里守护我们生命财产安全、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当代英雄。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为挽救更多的感染者,为更好防控疫情蔓延,有的医护人员和一些地方的疫情防控人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没有他们的巨大付出,病毒就会威胁我们更多人的生命;就在几天前,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突发森林火灾,18名扑火队员和1名向导,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牺牲在扑火现场,他们的逝去,又为这个清明节增添了一份沉重……日前,湖北省人民政府已经评定14名牺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人员为首批烈士,让我们向当代英雄表达至高敬意。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流行语告诉我们,你看不见黑暗,是因为有人用血肉之躯,把黑暗挡在身后,更有人在用毕生心血,为你创造着光明。今年的清明祭,我们特别缅怀和致敬在过去一年里离我们而去的杰出教育人卢永根、李吉林、段正澄、卫兴华、宁津生、徐中玉、丁石孙、何家庆、张涌涛、高至凡,这些报时代以歌的师者,就是为我们创造光明的人。他们虽然走过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取得了各自不同的了不起的成就,他们共同的选择,就是都紧跟时代、肩负使命、锐意进取,把自己的人生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刻苦钻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科技教育强国努力奋斗。他们堪称新时代师者的楷模,值得我们永远缅怀。“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回望过去,那些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那些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那些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那些在和平年代为共和国的建设付出巨大牺牲的人们,他们那种堪称家国精魂和民族坐标的“英雄气”,是中华民族永远的荣光。追慕英烈们的“天地英雄气”,是为了更好凝聚力量,接续奋斗。今天,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引领青年学生自觉追慕先辈和同时代的英烈那种迎难而上、挺身而出、自觉担当的“天地英雄气”,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今天发布公告,决定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我们这样参与哀悼参与哀悼活动,我们这么做。1.看一看降半旗哀悼日政府机构会降半旗,除此之外许多有国旗的地方也会相应。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在阳台上向外眺望,找找看有没有降半旗的地方。如果没有,也可以通过网络观看一下降半旗的样子。2.听一听鸣笛声4月4日上午10点,能听到鸣笛声和警报声。可以暂时关闭家里的电视或音乐,和孩子一起听听看这些声音。住在高楼的家庭还可以带孩子上阳台,看看街上的车都停下来鸣笛的样子。3.默哀三分钟10点到了,听着鸣笛声,和孩子一起放下手头正在做的事,低头静立默哀三分钟,表达对烈士和同胞的悼念。我们这样出行祭扫每逢清明节,我们都要祭祀先人,缅怀祖先,踏青采风,欣赏春意。可年的清明节很特殊,比起外出,宅在家中才是最安全的选择。我们提倡“云祭扫,寄哀思;错峰出行,不扎堆”,而对于坚持外出祭拜的人,有以下提议——做好防控措施,远离密集人群。
一定要戴好口罩,准备好各种消毒物品,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减少交流,最好不要外出聚餐,和家人聚会时要保持适当距离。
务必安全用火,杜绝消防隐患。
扫墓时谨记安全用火,不玩火、不乱放火、不燃烧香烛纸宝、不燃放烟花炮竹。
做好基本的防火措施,不乱丢香烛、烟头,不随地弃置垃圾,以免引起森林火灾。
提倡网上祭扫,千里遥寄哀思。
目前,许多公墓已经停止现场祭扫活动,网上祭扫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网上祭扫更加方便,其形式更为多样,而且节约环保,在特殊时期可以杜绝许多安全隐患的发生。
防控病毒,人人有责,我们都要从自身做起,以文明祭祀的方式追思先人,以实际行动支持防控工作。
——END——
免责声明:
来源:综合自幼师口袋、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国旗法》、中国国学网等;
转自:德育报、语文榕等;
声明:小编尊重原创,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因文中图片文字视频等无法全部核实出处,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小编联系删除,谢谢。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