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雪峰诗声第期清明

发布时间:2021-8-31 13:11:24   点击数:
审稿絮语

出题、审稿:刘述桃

古时天子和邦国之君在春季举行郊天大祭,祭祀天神地祇,宣告一年春耕生产的开始。自周文王配上先父的牌位一起祭祀开始,逐渐形成了中华传统祭祀文化。

其实,在古代祭祀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军政要务。祭祀少不了祈祷,祈祷的内容就是要达成的目标。为了达成目标,祭祀者一定会许愿。所许的愿就是为了达成目标所表的决心。决心就是天子或诸候的施政纲领,也可以看做是要履行的职责。所以孔子非常注重祭祀,强调“祭如在”。

这种在春季举行的郊天大祭演变到今天就成了清明扫墓祭祖。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厚的家国情结。通过节日这一民俗活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唤醒我们的共同记忆,传承优良家风,促进团结和谐;激励人们努力进取、奋发向上;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本期共收录七绝34首,五绝3首,七律6首,五律1首,词曲12阕,对联8副,其中有40余件作品表达了这一主题。

庚子清明又是一个特殊的清明,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经历了两个多月的顽强抗战,终于取得了抗疫战役的初步胜利,在清明到来之际,迎来了明媚的春天。有20多件作品反映了这一主题,既有对英烈的凭吊与景仰,也有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与祝福。

追求美是人类的共性。大千世界的美好莫过于春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天地间最美好的事情。踏青,领略大自然的美好,能够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激发我们奋发向上的精神。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为我们描绘了春天的美妙与神奇,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

当然,还有部分作品并不十分成熟,甚至有点浅薄。描绘仅仅限于描绘,不能融情于景;抒情十分狭隘,并不透彻淋漓,缺少主题的升华。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提高。提高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微刊就是我们学习的最佳平台。前辈们不辞辛劳每期都对我们的作业进行了评说。我们可以结合前辈的评说研读同志们的优秀作品,学习他们的文笔技法为己所用。

美在于创造,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我们创造的开始。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加油,一起去创造《雪峰诗声》的美好未来,一起去开创自己的靓丽人生!

清明

1

绝句

1

清明诗二首

曾传国洞口高沙

庚子岁(年)清明,高沙文联、商会与文史博物馆等各界人士同祭于高沙抗日烈士陵园。余主持复修斯园,忽忽七年矣,抚今思昔,感赋二首。

(一)

倾危国势百年前,血雨腥风华夏惊。

啮发复仇英杰起,勇捐血肉筑长城。

(二)

黄土一堆葬此身,无名烈士岂无名?

英风浩浩震天地,耳际犹闻杀敌声!

注:①鸦片战争至抗日战争约为百年。

②英风,杰出的气概。李白诗“怀古钦英风”。

2

闻武汉开城喜赋

刘谋联深圳

此日金乌开铁幕,淘沙大浪送瘟神。

龟蛇化雨江城绿,黄鹤回飞古巷新。

3

清明

王定维洞口高沙

青山洞府雾茫茫,祭酒三杯思断肠。

悔我生前无伺奉,心随春雨泪为香。

4

清明

杨大强隆回

千里返乡为祭祖,迷蒙细雨洒孤丘。

年年今日祀先考,红烛支支伴泪流。

5

种瓜

刘述桃洞口绿景

蓑夫退步臂挥舞,笠妇弯腰手摘花。

笑问翁姑为谁苦,孙娃最爱吃香瓜。

6

清明

朱在明成都

天使功勋史册垂,驱瘟战疫树丰碑。

清明北向躬身拜,遥祭英灵泪雨随。

7

踏青

萧育德洞口江口

千红万紫缀神州,风雨清明也好游。

赏柳踏青盈惬意,吟眸舒展乐悠悠。

8

清明.有感

尹健洞口

(一)

青山傍水柳风清,日月同辉此夕明。

盘古寻源祭先烈,阴阳相隔缅亲情。

(二)

清明无处不飞花,满野春茶发嫩芽。

谷雨之前色香异,姑婆相竞采回家。

(三)

清明之际念宗亲,虔备牲鱼祭故人。

一盏新茶敬天地,三杯淡酒奠诸神。

9

春讯

胡国俊安徽

柴燕归来陌上飞,闻香识路喜翠微。

问君可带佳音否?恭祝江城已突围。

10

清明

肖四文黄桥

春花三月雨纷纷,时节清明祭祖坟。

贡果香茶天地酒,凄情悲念化烟云。

11

清明祭英灵

刘可夫洞口

庚子清明降半旗,英雄抗疫立丰碑。

舍生取义眠新冢,烈烈功勋万古垂。

12

清明祭母

潘嗣祥洞口山门

清明荒冢祭娘亲,细雨纷披洒泪痕。

点烛焚香添美酒,扫尘祈拜许心言。

13

清明

曾剑波洞口高沙

庚子抗疫年4月4日星期六,举国悼念为抗疫牺牲者和疫情中亡故者,步韵杜牧之清明以记之。

(一)

春寒抗疫困纷纷,祭祀清明悼国魂。

鸣笛三声天佑我,五星高照福迎村。

(二)

烟花唤岭绿纷纷,儿女情长思断魂。

战疫赢来中国好,红旗招展地球村。

注:附唐杜牧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4

抗疫胜利

匡禄之高沙

瘟疫清除华夏昌,人民欢笑迎朝阳。

春浓花艳山河秀,祖国繁荣迈小康。

15

庚子寒食节与母永别

王洪斌洞口绿景

雷声半夜响瑶池,柩下灯烟弱缕丝。

草舍梨花寒食落,阴阳两隔哭孤儿。

16

恨别

王洪斌洞口绿景

是了挂青冥纸焚,无思母故起新坟。

清明驾鹤飞天去,看落儿孙热泪纷。

17

长望人龙山上

王洪斌洞口绿景

春风吹到清明日,四野归魂盼子孙。

处见旧坟无恼事,但逢新冢使儿昏。

18

庚子清明二章

刘谋联深圳

(一)

清明草木尽含悲,鸣笛舟车泣悼诗。

更降国旗民瞩目,雁行衡岳矗高碑。

(二)

白头心祭清明雨,客子鹏城夜梦娘。

晓起驱车瑶岭北,家山祖冢敬高香。

19

采茶

严立辉洞口高沙

几番新雨涨春池,旧岭依稀着绿姿。

懒问茶园谁是主,稍捋几片免微词?

20

清明

王周良山门

须知考妣血缘亲,每岁清明要理根。

认祖疏枝存孝思,墓前施礼当酬恩。

21

《樱花泪》清明寄思默哀援汉英烈

向东南洞口红卫

樱花落尽英雄泪,梦里思家几度回。

望断亲人天国远,只留春雨蝶归来。

22

清明祭英烈

陈毛卿新邵

国旗半降奠思哀,阵阵春雷催雨来。

烈士舍身挥手去,英名永驻楚江台。

23

清明

李彦蓉河北

每到清明细雨绵,春风翠柳百花天。

江城传捷万家乐,抗疫英雄终凯旋。

24

网上祭清明

向荣柱长沙

网祭清明不聚群,怀恩犹胜把香焚。

家山纸蝶飞高处,游子愁烟寄入云。

25

清明感怀

向立平洞囗

神州何处不春台,万壑苍山杜宇哀。

泣血声声堪贯日,惟朝荆楚酹三杯。

26

庚子清明

潘振文洞口山门

疫情弥漫雨纷纷,路锁城封愁煞人。

百里山花诚拜献,遥托亲属扫茔坟。

27

庚子清明

龙会清洞口

(一)

扫墓焚香挂纸钱,含悲祭拜又排烟。

泪流青冢祈先父,佑我农家后辈贤。

(二)

今年祭祖大不同,网上焚香借信风。

山路相逢摇手问,三三两两各西东。

28

茶园作客

朱贤舜隆回

千亩笼烟又绽芽,偷吸日月极精华。

品茗主奉农家碗,诗淡何如谷雨茶!

29

清明

肖洁洞口山门

浓烟绕岭前,池水泛清涟。

耕地农夫急,碧空飞纸鸢。

30

清明扫墓

萧育德洞口江口

挂纸上坟头,青青小草稠。

先人施百瑞,福泽满神州。

31

清明

袁小伟洞口黄桥

清明细雨天,祭扫祖坟前。

飞蝶青烟舞,哀思到九泉。

32

采茶

刘述桃洞口绿景

新枝浴雨连天碧,妯娌嫂姑忙采茶。

精焙细揉劳亦乐,但期香暖万千家。

2

律诗

----------

33

清明寄怀

王定维洞口高沙

紫燕归来催草青,金沙水暖报清明。

心香梅寄空传孝,纸烛桃燃惟有诚。

太息林泉花谢去,沉吟骨肉梦回迎。

少年失学双亲叹,今籍诗声作啸声。

注一一太是通假字,作叹。

66年因时代原因,而失学于某中专。

34

清明

河北.赵国生

轻风瑟瑟送悲凉,细雨绵绵恨久长。

隔叶黄莺啼翠柳,傍山紫燕泣青岗。

纸钱烟袅相思在,鞭炮声喧恋念殇。

又是一年芳草绿,空留云雾两茫茫。

35

有感庚子三春

胡国俊(古月涩斋)安徽

清明谷雨两相连,翠秀三春柳絮天。

江汉城池衢道畅,神州山水影形牵。

楼台鹤舞龟蛇动,阁宇铃鸣扬子宣。

浩气危中同奋斗,英雄不负壮怀贤。

36

清明扫墓

匡禄之高沙

扫墓清明雨转阴,蒿蓬满目比人深。

割茅除草悬青挂,烧纸焚香尽孝心。

三盏浊醇哀祭奠,几声哽咽悲痛吟。

抗疏祖德辉星月,家训不忘扺万金。

注:抗疏指匡衡抗疏。

37

清明

匡禄之高沙

清明举国哀英烈,华夏深情降半旗。

战士消防林火灭,白衣医护疫瘟治。

忠诚勇敢人民敬,拼搏顽强武汉奇。

重振河山家更美,精神激励壮雄师。

38

清明祭母

刘可夫洞口

晦风滛雨扰清明,泪满寒怀不了情。

举烛焚香吟夙愿,烧牲煮酒祭新茔。

山松肃立愁肠断,溪水凝流往事生。

零落花阴空感慨,母恩难报励云程。

39

清明扫墓

欧陽泰康隆回

又到清明盼日晖,回家扫墓辇车归。

焚香祭祀悲怀念,稽首回思泪染衣。

炮烛冥钱来寄托,油灯纸帛照天飞。

祈求保佑家兴旺,后代荣华更翠微。

40

清明

刘述桃洞口绿景

清明三月天,后裔祀亡先。

备足牺牲礼,焚齐地府钱。

虔诚燃挂炮,肃穆举和泉。

训子承宗志,家风万代传。

3

----------

41

梅花引.清明

刘述桃洞口绿景

凄风冷,道泥泞,寒烟朦朦困孤岭。野茫茫,意惶惶,唤母千声,单莺啼独冈。孤儿寡母五十载,难留慈颜音容在。花飘零,雨飘零,芳草萋萋,清流绕祖茔。

42

柳梢青.踏青

刘述桃洞口绿景

碧汉新阳,奇峰耸翠,绿满山冈。石径铺苔,落红洒地,娟紫槐黄。如茵芳草盈香,席地坐、陈糕倒浆。传捷江城,风和花艳,频错觥觞。

43

鹧鸪天.清明

朱在明成都

中华自古重血亲,父慈子孝最为珍。

常思慈父千般爱,怎奈阴阳两界分。

梦相见,总牵魂。只缘未得报亲恩。

清明唯有香和纸,跪拜灵前伴泪焚。

44

醉江南.燕逐桃红

胡国俊安徽

远水微波岸,柳嫩烟纱乱。

鹭鸶展翅躍湖空,一晃鸟朦胧。

碧岫青云幔,掩住重山断。

燕斜旧地逐春风,意觅杏桃红。

45

长相思?挂青

王周良洞口山门

雾里行,雨里行,行客心沉步不停,寻根去挂青。炮声声,愿声声,祭祀宗亲天界灵,泪光含思情。

46

柳梢青.烈士陵园扫墓

刘可夫洞口

又到清明,行人肠断,渫雨悲鸣。香烛萦思,酒樽寄语,缕缕愁情。

雪峰歼寇神兵,勇无畏、枪林纵横。流血牺牲,子规啼血,史册垂名。

47

朝中措.清明

刘可夫洞口

落英坠地正清明,幽草暗悲声。天雨林中垂泪,杜鹃枝上孤鸣。

坟前纸烛,怎知情愫?尺信难呈。惆怅晚风何去?拟诗词慰平生。

48

杏花天?游子祭清明

向荣柱长沙

清明不见归潮涌,庚子冷、难温旧梦。怀恩未向家山恸。无异愁根再种。然有幸、置身里弄,借网祭、情牵脉动。此番感应先人懂。遥寄心灯与共。

49

青玉案.挂青

严立辉洞口高沙

满山嫩绿闻啼杜,柳飞絮,桃无语。燕觅新泥寻旧处,白花伤杏,紫衰红退,忍向春归路。

三杯浊酒茔前注,黄纸银灰寄祈诉,缕缕青烟追忆附。晶莹清泪,年年如约,心慰何言苦。

50

西江月.清明重修祖茔

袁小伟洞口黄桥

万派千支同本,云蒸霞蔚齐芳。

牛眠吉壤放奇香,烈祖陵茔雄壮。

族首殚精竭虑,裔孙个个争光。

复修马鬣气煌煌,岁岁清明景仰。

51

如梦令.清明祭

李彦蓉河北

陌上田园花灿,细雨润桃红冠。

杨柳绿枝条,新叶挂全堤畔。

轻唤,轻唤,扫墓寄哀心叹。

52

[中吕.十二月带尧民歌]清明祭英烈

萧育德洞口江口

清明柳烟,雨洒桑田。三牲挂纸,祭祀冥钱。香茗敬献,虔拜坟前。悲歌曲曲唱长天,壮烈英雄去黄泉。后人倾泪忆先贤,炮竹声声烛香燃。踏青乐观百卉妍,高咏英雄传。

4

楹联

----------

53

潇湘画院

萧祥杰洞口

清风拂面梨花雨,

明月临窗柳絮烟。

54

挽母联

王洪斌洞口

(一)

一生劳碌当牛马,女做男工,善良洁净。

七秩寿终化鹤凰,魂飞魄冷,伤感清明。

(二)

塘中碧水空悲切;

舍后青山静默哀。

(三)

千张冥纸随风舞;

几朵梨花含雨零。

55

题清明

赵国生河北

天悲地恸泣清泪;

风起云腾创伟业。

56

题清明

李彦蓉河北

烈士丰功垂万古:

中华美德秉千秋。

57

祭斗"疫"英烈同胞联

潘振文洞口山门

风云痛化千江泪;

天地共凭五岳魂。

58

题清明

向东南洞口红卫

谷雨行青,百花含泪泣英烈。

清明默悼,举国同哀送归灵。

5

新诗

----------

59

清明抒怀

杨大庭洞口高沙

朦朦细雨扫祖坟

这是对祖先的尊敬

五颜六色的纸花挂坟头

安慰远去的先灵

刮破衣服砍开柴荆

山路弯弯奔走不停

决心在这里一路穿梭

孝敬在这里一路延伸

活着的期盼儿孙孝敬

倒下的期盼不冷静

泱泱中华播撒文明

代代相传不忘古训

记住先人的追寻

记住先人的清明

记住先人走路的感动

记住先人伟大的功勋

活着是走路的一个过程

活着是创业的一颗明星

活着就要报效祖国

活着就要挑战打拼

我们祭祖面对先人

后人祭祖面对我们

先人、我们、后人

应担负起血脉的传承

年年清明炮火轰鸣

把先祖的灵魂惊醒

带来福音生活吉祥

带来安康年年好运

60

雨下了很久了

刘建生洞口水东

雨下了很久了

像去年一直下到了今年

所有的黑夜都在往下漏水

所有的楼梯都在独自攀爬

夜越来越空

潮湿的两岸,山水都退化成

昨日的累累白骨

有些忧伤要趁早说出来

别给那些心怀叵测的人一点

机会,他们最喜欢指桑骂槐

喜欢把黑的说成更黑的

下了好久的雨就是这样

比我更加无聊和寂寞

它们一遍遍趴在清明的背上

数着被水漂染的绿

逗弄被放牛少年掰弯了的炊烟

-04-07

以上图片均由刘可夫提供

6

点评

《清明》诗联佳句赏读

点评:刘谋联

农事、祭祖和踏青是古今清明诗的主要内容。然庚子清明,更有国祭。天下大疫,百姓罹难;惟我中华,家国抗疫,天开铁幕,曙光初露。这期《雪峰诗声》作品,传统与时新合璧,精彩纷呈。夜阑品读,点滴心语,敬呈作者读者,相互交流,以提高微刊品位。

诗当有亮句。一首小诗,几个律句,其中应有一二句,道前人所少道者,特有亮色。或给人警醒,或自然天成,或玲珑有致,或壮美慷慨,或拙朴老到;或融典无痕,翻出新意,或心底哀思,泪滴湿襟......

1.英风浩浩震天地,耳际犹闻杀敌声!(曾传国《清明诗二首》)烈士陵园的庄严、肃穆,以及缅怀先烈之情跃然纸上,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佳句欣赏了。?2.“心香梅寄空传孝,纸烛桃燃惟有诚。”(王定维《清明寄怀》)心香梅寄,纸烛桃燃,雅韵工对,造语玲珑,新颖别致,孝心,诚心,祖宗应知!堪称佳句。

3.“如茵芳草盈香,席地坐,陈糕倒浆。”(刘述桃《柳梢青》)席地坐芳草,香气飘逸;陈糕倒浆,动作麻利,年轻人的踏青快意,跃然纸上。诗语有画!

4.“先人施百瑞,福泽满神州。”(萧育德《清明扫墓》)施百瑞,满神州。语短情长,家国情怀,厚重诗意!5.“泣血声声堪贯日,惟朝荆楚酹三杯。”(向立平《清感怀》)声、酒壮情,融典于事,堪称壮美慷慨之大气诗语。6.“烛萦思,酒樽寄语,缕缕愁情。”(刘可夫《柳梢青》)烛、樽融情,更添愁滋味。情感真挚且别有新意。7.“白花伤杏,紫衰红退,忍向春归路。”(严立辉《青玉案》)暗喻别致,以哀景写哀情,婉约情深,余意不尽。8.“千张冥纸随风舞,几朵梨花含雨零。”(王洪斌《挽母联之一》)冥纸,梨花,凄美悲景悲情。婉约哀思,催人泪下!9.“抗疏祖德辉星月,家训不忘抵万金。”(匡禄之《清明扫墓》)祖公史实融于清明祭祀,代代铭记,万古不灭!11.“然有幸、置身里弄,借网祭、情牵脉动。”(向荣柱《杏花天》)时新网祭,祖宗可知?千里寄哀思,哀思何其深!10.“问君可带佳音否?恭祝江城已突围。”(胡国俊《春讯》)设问有喜,祝语有喜,大喜春讯!语意轻灵且不失庄重。12.“隔叶黄莺啼空翠,傍山紫燕泣青岗。”(赵国生《清明》)啼、泣,融声于景于时于情,且对仗工整雅致。13.“梦相见,总牵魂,只缘未得报亲恩。”(朱在明《鹧鸪天》)梦中思念,灵魂呼告,后辈孝心,祖宗应知!14.“战疫赢来中国好,红旗招展地球村。”(曾剑波《步杜牧》)英雄情怀,壮美高歌!诗语口号,古人有之,岂独今人?15.“轻唤,轻唤,扫墓寄哀心叹。”(李彦蓉《如梦令》)唤、叹,来自心底,忍痛轻唤,哀思无边!16.“樱花落尽英雄泪。”(向东南《樱花泪》)以樱花喻英雄泪,凄美,亦壮美也!17.“烧烛焚香供美酒,扫尘祈拜许心言。”(潘嗣祥《清明祭母》)烛香美酒,祈拜心语,虔诚孝道,慈母有知!18.“风云痛化千江泪,天地共凭五岳魂。”(潘振文《祭斗“疫”英烈同胞联》)千江泪,五岳魂。悲壮,慷慨,大气,动地天,泣鬼神!文笔老到。19.“清明之际念宗亲,虔备牲鱼祭故人。”(尹健《清明有感》)传统祭祖,牲礼齐备,庄严肃穆;后辈孝道,祖宗当感欣慰。20.“雾里行。雨里行。”“炮声声。愿声声。”(王周良《长相思》)清明雨雾里,虔诚祭祀的炮声与祈祷声,融和一团,情景相合,诗中有画。21.“族首殚精竭虑,裔孙个个争光。”(袁小伟《西江月》)真景真情,不事雕琢,快意铺陈!

诗多亮句,自成佳作;随句点评,敬请批评。

同题作品下期预告

主题:立夏

出题人:匡禄之

立夏,是一年中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天的第一个节气。标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

《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在这时节,万物生长处于旺盛期。立夏后,天气多变,气候异常,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时雨时晴,忽冷忽热,波动频繁。雨热同期,农作物进入茁壮成长阶段。同时也对农作物带来不利影响,病虫害多。

农事上有"立夏种半田”之说。要充分利用晴好天气抓紧插秧,并抓好田间管理。立夏时节,春花作物进入黄熟期,对已成熟的春花作物,要及时抢晴收割。

古代在立夏这一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立夏这一天,也称"春尽日",一般骚人墨客,惜春的心事难免多情,春愁付诸诗词,留下很多传世佳作。如:

唐.高骈的《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宋.范大成的《村居即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釆了蚕桑又插田。

本期以《立夏》为主题,请各位老师踊跃投稿,以诗、词、联多种形式撰写,为《雪峰诗声》增添雅韵。

征稿要求:

1.题目自拟,新诗(限20行以内)、旧诗、联均可。默认平水韵,用《中华通韵》需注明;词以《词韵正林》为准。

2.作品不需跟贴,单发群内标明"投稿"二字,否则不予收录视为交流稿处理。

3.交稿时把格式编好:题目+名字+地点+作品内容,打好标点。

4.自行将格律仔细检查好,内容不符有硬伤稿件拒绝发刊。

5.拒绝一稿多投,杜绝抄袭作品。

征稿时间:4月26号至4月27号早上8点至晚上6点

收稿人:匡禄之

审稿人:匡禄之

《雪峰诗声》编辑部

顾问:

龙会清刘谋联邱源海

周后运张治新费世明

袁邦纯曾传国潘玉

潘振文(按姓氏笔画排名)

总策划:向立平

主编:王定维

执行主编:向立平编委:

王洪斌刘可夫刘述桃

匡禄之向园林亲显

严立辉袁小伟萧育德

曾剑波(按姓氏笔画排名)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xgcs/144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