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风俗习惯 >> 清明节由来原来是这样的hellip
在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时间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起源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子推。当时介子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即大腿)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子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坚决不出山,和他的母亲一起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
清明节习俗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戴柳
清明戴柳,有将柳枝编成圆圈戴在头上者,也有将嫩柳枝刮结成花朵而插于头髻者,还有直接将柳枝插于头髻者,有辟邪功用,后世又有“纪年华”之遗俗,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留恋。
节令食品
蒿饼
蒿饼颜色翠绿且带有植物清香,它是清明祭祖的食品之一,也用来馈赠或款待亲友。采新蒿嫩芽和糯米同舂,以肉、蔬菜、豆沙、枣泥等作馅,纳于各种花式的木模之中,用新芦叶垫底入笼蒸熟。
来源:网络
“看这里看怒江”
扫描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fsxg/13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