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风俗习惯 >> 墓碑上的故先显考妣什么意思可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黄泉,重壤永幽隔”——潘安
世界上能够让每个人都确信无疑的事情屈指可数,但“生”和“死”这两件人生大事却是每个人都相信会发生且都会经历的事情,或许每个人出生的起始点各有不同,但是他们最终都会走向“死亡”这一个结局,就像花开、花落、花谢,最后“零落成泥碾作尘”,人也一样,最后都会从温暖的家庭走向孤独的坟墓。
人世间走一遭,或许曾踏遍山川河流,也曾异国他乡结识志同道合的友人,在生命的尽头放下所有爱恨情仇,都想“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但后人总是牵肠挂肚,想着做点什么来纪念逝去的人,证明他曾来过。墓碑是缅怀逝者的方式之一,在墓碑上刻上逝者的生平、表明与逝者的关系,在纪念逝者的同时也供后人怀念。
悠悠中华拥有上下数千年的历史,我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历经踏过几千年的历史长河,许多的优秀文化不但没有被遗忘,在经过时间的沉淀后剩下的精华更是成为不同时代的精神支柱。一直流传至今的祭祖传统是我们孝道的体现,体现出后辈对祖先以及前辈的深深爱戴和怀念之情。
每年清明时节进行扫墓时,如果对墓碑上的文字稍加注意,会发现大多墓碑上会出现“故、先、显、考、妣”几个字或者同时见到其中几个字,墓碑上刻的字除了含义外,在其背后还体现着我国的深远历史文化。那么墓碑上的“故、先、显、考、妣”是什么意思?可别搞错,会闹笑话。
一座墓碑将阴阳两端连接,生人与逝者虽已不在同一时空,但仍有千丝万缕的情感牵连。一个墓碑的背后,有立碑的人与碑的主人,立碑人根据己身与逝者的身份关系适用不同的称呼,在墓碑上刻上相应的称谓。
立碑人有长幼的顺序排列,通常以立碑人中辈分最高之人与碑主的关系定称谓,如果在所以的立碑人中没有比逝者更高辈分之人,亦即立碑人都与逝者为同一辈分的人,则会根据带头之人的角度订称呼。
自古人们都对“死”字比较忌讳,在不同的场合都尽量不直接提这个字眼而是选择较为隐晦的表达方式,在墓碑这个不得不提及关乎生死的字眼时,拥有大智慧的故人自然也有办法寻找能够避免直接使用忌讳之词的词语进行替代。
在墓碑上,通常有“故、先、显、考、妣”几个字,这几个字有不同或相近似的含义,其中“故”根据字面意思理解即可,意思是以前的、过去的,在墓碑上用该词意为“故去的人、逝去的人”;而“显”的字面意思是“尊贵、显赫、耀眼”等,在古代原本只有名门望族、家世显赫之人才可以使用“显”,以表示墓主的身份高贵,不是在朝廷有一官半职就是家室十分富有之人,后来经过历史的演变。
“显”这个字也可以被一般的平常人家使用,由于这个字特有的含义,因此即使是在平常人家使用,碑主也是在家族中辈分很高、德高望重之人,以此表示对碑主的尊称以区别平常的人,另外,在一个家族中,如果立碑人的双亲都已经不在人世了,此时立碑人会在墓碑上刻“显”字,如果立碑人的双亲中还有一人仍然健在人世,那么立碑人就不能用“显”字,而必须使用“先”字,在对逝者表示尊重的同时,对健在的人同样尊重。
根据现有资料表明,“考”和“妣”最早记载于《礼记.尔雅》之中: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翻译成现代的白话就是用“考”来代表立碑人逝世的父亲,以“妣”字来代表立碑人故去的母亲,总的来说,这两个字意为对立碑人故去的父母亲的尊称,因此如果一个墓碑刻有“先考”字样,代表该墓为立碑人逝去的父亲;反之,如果刻有“先妣”字样,则说明这个墓为立碑人已经逝去的母亲。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墓碑上的“先”和“显”虽然有着相似的读音,但这两个字的含义却并非如同它们的读音一般类似,其含义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碑上的“先”更多的是代表已经亡故的意思,而“显”则是代表一种高贵的身份或是对前辈的尊称。
虽然“显”字一开始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用,它也显示出我国长期封建社会下的阶级思想,即一般只有达官贵人或者腰缠万贯的富人才有资格使用,但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觉醒,后来平常人家一般都会加上“显”或是“先”字,比如常见的有”显考”,亦或者是“显妣”,但由于人们思想觉悟的不彻底,“显”在平常人家使用也限于长辈或者德高望重之人,仍然存在着非平等的性质。
此外,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长幼尊卑”的秩序,在立碑这一传统上也仍然保留这一讲究。在立碑时也分长幼尊卑,根据辈分的高低,再往上的辈分之人的墓碑上会比晚辈多一些修饰词,如“曾祖考”、“曾祖妣”以及“高祖考”、“高祖妣”等以表示不同墓的长幼尊卑,而此时有人会提出疑问说“故”字此时怎么没有了呢?
这也是有讲究的,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在表达时力求精简,而根据字面意思以及组合后的形态来看,“故”、“先”和“显”的意思存在重复,因此当下会出现某些墓碑上直接省去“故”字,以此达到精简表达的文字效果。
结语: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墓碑上的“故、先、显、考、妣”有着不同的意思,是我国源远流长之文化的延续,作为中国人,我们有必要对这些词的含义和深远内涵做深入了解,千万不能弄错了,不然会闹笑话的。都说人终有一死,虽说斯人已去,但是墓碑文化作为我们对逝者的缅怀方式,仍有留存的文化意义。
参考资料:
《卜算子.咏梅》
《再别康桥》
《悼亡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