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清明节的起源故事和忠孝文化延伸

发布时间:2016-11-24 1:38:54   点击数:

小编的话:明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也是我国民间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今天小编整理一些资料,为你讲述清明节的起源故事和儒家忠孝文化的延伸。

介子推忠孝两全的故事

清明节的历史渊源非常悠久,传说是为纪念介子推,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晋献公时,晋国内乱,公子重耳出逃,途中没食物吃。有个臣子叫介之推,是个有名的孝子,见重耳快要饿死了,就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肉汤给重耳喝。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平定叛乱,并当上国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封赏了从前跟他出逃的人,却唯独漏了介之推。于是介之推带着老母亲归隐山林,躲进绵山。晋文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亲自前往绵山,请介之推出山为官,介之推不从。晋文公于是三面放火焚山,想逼他出山。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等火灭的时候,却发现介之推与老母亲抱着一棵树被烧死了。晋文公悲痛难忍,于是下令在介子推的忌日,全国不得焚火煮饭,只吃寒食,这一天就成了寒食节。此后寒食节逐渐演化成清明节。

介子推的言行,忠君爱国尽孝,体现了儒家之义,成为我国儒家中士丈夫精神的典范,黄庭坚赞叹“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

介子推的气节,流芳百世,感人至深。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我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对母亲的孝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乱世奸臣的愤懑和割股奉君的付出,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清明节和“孝”文化

清明节是纪念“忠孝两全”介子推的日子,同时,也是我国人民追忆逝去的先人,寄托我们哀思的一个传统节日。

清明节追忆、祭奠先人,这是感恩之心、孝敬之情,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没有父母,哪来子女?所以要孝顺父母,孝敬先辈。据《梦粱录》记载:在古代,每到清明节这一天,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去上坟、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这一天,扫墓是最重要的活动。

扫墓祭祖是“孝”的表现。在我国儒家文化中,孔子认为孝是仁的基础。孔子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对于孔子这句话,中国人民电器集团董事长郑元豹是这样解读的: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更要发挥个人能力和水平,得到社会和大家的认可,让父母和长辈以你为荣。自己做出大贡献,父母才能上天堂。父母把你从天堂接到人间,以后他们老去,你把他们从人间送回天堂,这是最大的荣光。

郑元豹时常教诲员工要孝顺长辈。他说,对父母孝顺、孝敬的人,才会有爱心,有宽容心,有道德心,有感恩心,这样的人才能堂堂正正地把事做好。在实际生活中,郑元豹敬重孝道的言行,成为集团员工的表率。

现在的忠孝文化

忠孝文化不是历史糟粕,恰恰相反,这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延续,是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沉淀。

在新的时代下,如何去看待忠孝?郑元豹认为,新时代的忠孝,就是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这个忠不仅仅是忠于公司,还要忠于党,忠于国家;这个孝不仅仅是爱自己的父母,也要爱人民,爱社会。他所创建并领导的中国人民电器集团,至始至终,都把“人民电器,为人民服务”做为宗旨,实业报国,用事业发展踏踏实实来支持国家经济发展;奉献社会,用公益事业回报人民。

在新时代下,爱党爱国,还要认识到两个归属感。对国家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和创造财富的,那是天堂的归属感;对国家对社会造成巨大破坏和危害的,那是地狱的归属感。

确实,围绕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奉献力量是个人价值观的体现。郑元豹就是这样,领会党中央精神,响应国家号召,坚持“发展再发展,就业再就业、纳税再纳税,改革再改革”的理念,在体现个人价值观的同时,带领人民电器集团名员工,为国分忧,为人民创造根本利益,一起实践伟大的“人民梦”、“中国梦”。

中国企业强

世界机械强

全国质量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全国用户满意产品

中国工业电器领域权威品牌









































北京青少年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fsxg/23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