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风俗习惯 >> 清明节祭祖为何一定要带上孩子
清明节又叫“孝亲节”和“感恩节”。每逢清明时节,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在家照顾亲人、辛勤劳作的人们,都要通过各种方式祭祀和凭吊逝去的先人。这一过程就是潜移默化地对家风家训的涵养、教育、弘扬与传承。也正因如此,每每在清明节扫墓祭祀的时候,不少家庭都是拖儿带女、全家出动。
长辈们年复一年地不断重复着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最主要的还是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对后人进行家风家训教育,期望后人能够切实担起孝老爱亲、知恩图报、爱国爱家的责任。正所谓“前人做、后人看”,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清明节,我们在享受到因传统节日放假而带来的休闲时光时,家长们应借清明节这个机会好好教育孩子,让孩子学会感恩,传承传统文化。
大多数孩子对清明节的了解仅限于扫墓,而对于清明节的来历、传统习俗却说不出。很多人心中潜移默化成为休假的节日,而不是踏青扫墓的传统节日,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淡漠和忽视,直接导致了民族文化的缺失。
时代在变化,外来的事物也越来越多,我们周围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思潮,传统文化逐渐在我们生活消失,我们该怎么传承?
我们不应该过多怪罪孩子们忘记了清明节的实际意义。而应该及时反省,在追逐极速发展的道路中渐渐淡忘了的传统文化。面对成长阶段的孩子们,我们的文化已经受到国外洋创意影响很深了。
这些年来,这种淳朴的祭祖淡泊了,有些青少年不知尊老敬老,更忘了祖宗这个概念。社会上出现了不少不孝顺老人,虐待老人,残杀亲人和互相伤害的事例,令人痛心。一个人如果对于生他养他为他谋求幸福的人都不怀感激,不思念不报答,那还能指望他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吗?
清明节已定为传统的扫墓日,每年这一天,人们不约而同,手拎祭品,上坟祭祖。我觉得大人扫墓最好带上孩子,告诉孩子清明节的来历,讲述逝去亲人的故事,敬仰祖先和长辈,让孩子全面了解祖先、长辈与自己现在生活的关系等。才能更好地凝聚家族亲情。
不忘养育之恩,这样做表达对先逝者的缅怀,也是对生者往日骨肉之情的认可与尊重,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的效果。感恩是做人的最基本素质之一,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通过孩子们给祖先、长辈扫墓,养成尊重长辈、珍惜现在生活的良好品质。
并让孩子知道不仅是祭扫自己的亲人,也要为革命先烈扫墓,让孩子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我们的英雄烈士多么了不起,我们要永远的思念他们,想念他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像革命烈士那样,为保卫和建设我们的祖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家长有必要给孩子们讲述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让孩子知道部分革命先烈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谱写可歌可泣的壮烈事迹。借这个节日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些为民族作出贡献的英烈。我们的孩子有责任和义务把前辈的艰苦奋斗、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清明节应唤起每个人对节日的情怀和情感,去享受我们的文化,为我们的下一代留下美好的文化记忆。
秀美浠水,越秀越美
设计:慕仁智
0
主办:浠水文联承办:浠水县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抄袭必究。
联系--
投稿方式:加入天南地北浠水人QQ群,共享群文件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最好白癜风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