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基本简介 >> 木头74年,花100多万买木材,雕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安徽省歙县有一位老人,对木头便有着一份执着的信念,坚持玩木头74年,凭借木雕成为了正宗的“非遗”传承人,曾经花费多万买木材,雕出真实版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局部《清明上河图》作为10大中国传世名画之一,人人皆知,但是很少有人了解其中画了多少物体,只能看出密密麻麻的繁荣景象。在齐藤谦《拙堂文话·卷八》中,统计出其中绘画出了人,牲畜60多匹,船只20多只,房屋也高达30多栋,除去这些,还有着车辆马匹树木桥梁等,整个展现出了一幅繁荣景象。
这样庞大的数量,画下来便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用雕刻出来更是难上加难,不过木雕艺术家王金生却做到了。
王金生王金生出生于年,在自己16岁的时候,拜师当地的徽州木雕大师汪叙伦,最初想要学个手艺养家糊口,但木雕手艺却风风雨雨陪伴了他74年。
在以往,木匠还是十分吃香的,家中的桌椅等刻上花纹,都需要木雕人来完成,然而近些年科技的发展,也不再需要人工雕刻了,因此很多木匠都转行做其他的了,但王金生却依然坚持创作木雕,并且把木雕发展成为了艺术,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更是震撼人心。
王金生雕刻《清明上河图》局部当初王金生想要雕刻出真实版《清明上河图》时,也做了很充足的准备,仅仅是木材就买了一百多万的,当然也是因为木雕对木材的要求很高,王金生选用的是十分珍贵的金丝楠木。
花费一百多万,只为了雕刻一幅画,很多人认为王金生这样做不值当,但是他却坚持花费了两年的时间,日夜不停的雕刻出了这幅惊世名作。
王金生雕刻《清明上河图》近照除了雕刻《清明上河图》,王金生对于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都颇为感兴趣,其中《百骏图》他也曾经雕刻过。
把木头玩到了极致,就不再是玩,况且王金生玩木头74年,很多著名画作在他的手下都不成问题,他的雕刻作品也在国内外都有所收藏。
王金生雕刻作品作为一项“非遗”艺术,王金生也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了下一代,在自己80多岁高龄的时候,还手把手的教导学生,就像王金生所说的一样,一个木雕手艺人,不仅仅要靠自己的天赋与努力,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师傅。
王金生最初学习木雕的时候,便遇到了当地的木雕名人汪叙伦,跟随师傅学习三年后,自己一直坚持练习,并且把木雕当成了一份事业,一生也都在为木雕事业所付出,这样的手艺人也才是真正的“大国工匠”。
(文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