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你所不知道的清明节由来

发布时间:2020-7-16 8:55:58   点击数:
白癜风怎样能治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6706972.html

  清明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历经千百年,积累和沉淀了很多厚实的"清明文化",有常识、古诗、传说、禁忌以及活动。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多个少数民族,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传说在春秋战国时代,晋文公是晋国第二十二任君主,这个人非常有能力,是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清明节的由来就和晋文公在骊姬之乱流亡在外十九年中发生的一件事有关。

  当时,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流亡,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越来越少,其中有一个叫做"介子推"的下属非常忠诚,一路追随。

  流亡之路,风餐露宿,难免有饿肚子的时候。有一次,因为久未进食,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毅然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想起自己的救命恩人,有心要提拔介子推,于是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谁料,介子推不愿意,背着母亲躲在绵山。为了让恩人自己走出来,晋文公火烧绵山,三天三夜,大火至熄,也不见介子推出来。晋文公上山寻找后才发现,原来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都已被烈火焚烧致死。

  为此,晋文公非常自责,他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并在山上建立祠堂,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清明节又称寒食节,就是这个原因。

  第二年,晋文公又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却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晋文公感怀,仿佛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于是他敬重地走到跟前,掐了一枝,编了一个柳圈戴在头上。这次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于是就这么流传下来,成为后人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其"插柳"的习俗也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民间还是有很多人,在踏春之际顺手折下几条柳枝,编成圈儿给孩子戴在头上。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文/图:网络整理)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hd/122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