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清明时节雨纷纷关于清明节的习俗你知道

发布时间:2020-10-22 3:43:17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1NUMBER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2NUMBER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3NUMBER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4NUMBER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NUMBER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牧童遥指杏花村。

借问酒家何处有,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

唐杜牧

清明

遥听弦管暗看花。

独绕回廊行复歇,

碧砌红轩刺史家。

好风胧月清明夜,

唐白居易

清明夜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唐宋之问

途中寒食

万株杨柳属流莺。

日暮笙歌收拾去,

游子寻春半出城。

梨花风起正清明,

宋吴惟信

苏堤清明即事

END

源自

乌拉盖管理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苏日嘎

校验

戴薇宁

监制

于树江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hd/128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