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节日活动 >> 文艺范儿清明节为什么会雨纷纷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千多年前,唐朝诗人杜牧诗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句,成了清明期间最深入人心的天气标签。
那么,为什么清明时节会“雨纷纷“呢?
气象专家解释说,从专业角度讲,“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有科学依据的。
众所周知,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表示春季时节的正式开始。
《历书》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中国传统从清明起的15天内每隔5天分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见到彩虹了。
每年的清明节都在四月五日前后,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茂盛之意。这时春回大地,百花争艳,万紫千红,满园春色。即便如此,到了清明时节,正是寒冷过去,春天来到的时候。
这时,来自西伯利亚、长期霸占江南的冷空气开始减弱,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北上。冷暖空气经常交汇,从而形成阴雨绵绵的天气。
其二,在春天低气压非常多。低气压里的云走得很快,风很大,雨很急,每当低气压经过一次,就会出现阴沉、多雨的天气。
其三,清明前后,地球大气层里的水汽比较多,这种水汽一到晚上就容易凝结成毛毛雨。
由于这些原因,因此清明时节下雨的天气特别多。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虽然它预示着天气回暖、花红柳绿,却也常常“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如果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就叫“泼火雨”,也就是“清明雨”。杜牧所写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附赠清明诗十首,小编邀您一起赏析。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清明日狸渡道中
南宋·范大成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
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整编
点军发布
编辑
田心
审编
陈取、昌健
投稿邮箱
zwfbbj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