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清明上河图版南京长江大桥,每个细节那

发布时间:2024/4/7 16:42:25   点击数:
白癜风怎么会得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2818/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传世名画,图中的信息量非常之大,生动记录了北宋时期东京(今河南开封)的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笔者有一张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

南京长江大桥北堡俯瞰图片

其信息含量也不少

上年纪的人

能从这回忆满满的图片中

找出一些那个年代独有的印记

说说其中6点:

1、“大桥线”公交年开通,由于后期过桥乘客增多,公交部门增加了四辆“大通道”,缓解了乘车难。

2、八十年代,骑自行车过大桥是普遍现象,主要是为了省钱,其次是方便,还有就是那年头公交线路不多。

3、骑三轮车老汉坐在台阶上休息。骑自行车上桥都很不容易,骑数百斤的三轮车再加上货物上大桥更是费劲。

4、大桥开通后,是国人向往的旅游景点,外地人来南京必到大桥,基本上都会徒步来回走上一圈。

5、那个年代游客一般会到景点的胶卷部照相,留下地址,老板会寄给你,南北两个桥堡各有一个,生意很好。

6、几辆自行车后座都驮着麻袋,他们是工厂或乡村的采购员,一是没有汽车二是节省费用,每天要骑远路采购。

当年的大桥只有来回两股车道,机动车非常少,基本上是客车或者卡车还有拖拉机在通行,小汽车很少见。那时候自行车是过桥主力军,游客也多,站在马路中间拍照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安全。

那时候的大桥像个集市,由于没有娱乐生活,老百姓没事就爱上桥溜达,很多人干脆自行车都不骑,就靠两条腿走,渴了饿了就在两个堡买汽水和零食,还可以照相。那时候没有私家车这一概念,汽车司机累了可以随便停车休息,没人问更没人管,因为不碍事。

以前的长江大桥这样的

现在的长江大桥是这样的

以上有没有勾起你的回忆?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ly/163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