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每日一诗46清明为孩子集齐必背古诗

发布时间:2018-2-23 0:32:19   点击数:
点击“桃李国学堂”,邂逅一份美丽点击音频,欣赏青燕子演唱组《清明》◆读古诗◆长知识◆学历史◆做测试◆每日一诗,陪伴成长诗●46诗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诗为“小学优秀古诗背诵推荐篇目75篇”第46首识清明时节,诗人途中遇雨,心绪寥落,想找酒店喝上几杯,驱寒解闷。他向路边的牧童询问附近可有酒家,牧童抬起鞭子,指着远处杏花掩映着的一处村庄,告诉他那里就有酒家。“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顺手拈来、平淡无奇的两句诗,定格着最优美、最诗意的一次问路吧。“牧童遥指”的情节尤其亲切自然。正是由于牧童不经意间这一“指”,千年之后,中国人还喝着名叫“杏花村”的美酒,这恐怕是以纵情诗酒著称的杜牧没有料到的吧。据《江南通志》说:这首诗是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所作,杏花村在贵池县城西,一向以出产美酒著称。现在山西汾阳等地都有杏花村,当是后人因此诗而命名的。◎来源:杨春俏《小学优秀古诗背诵推荐篇目》,人文社图片:现安徽池州杏花村史关于杜牧的《清明》,流传着几个改诗的故事。有人对这首七言绝句重新断句,改诗为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改编之后,形容春雨的“纷纷”,被用来修辞“行人”,表现路上行人络绎不绝的样子。另外,明朝有位诗人名叫谢榛,认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语可以入画,但是气格不高,画不出好画,不如改成“日斜人策马,酒肆杏花西”,省略诗人和牧童的问答之语,让诗人骑在马上,自己发现杏花西侧的一处酒店。谢榛对自己的改作颇为得意,可惜读者并不买他的帐,始终传诵杜牧的原句,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原诗明白晓畅,意境清新,充满生活气息;谢榛改作的诗句虽然对仗工整,充其量只是陈腔滥调,没人愿意记住它。◎撰稿:杨春俏试欲知答案,请往后翻◎题目编制:杨春俏部分资料摘自《小学优秀古诗背诵推荐篇目(75篇)》杨春俏、徐德琳编写,人民文学出版社年未经授权,谢绝转载部分图片和音频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栏目主持兼本版作者杨春俏文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人社部考试录用专家责编何汉杰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山教授兼任音像技术处理美编谢艺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大一学生说诗文用正确的方式打开诗文,让阅读不再艰涩用当代的视角审视诗文,让距离不再遥远用专业的眼光鉴赏诗文,让学习不再隔膜为孩子集齐必背古诗词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qy/101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