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节日起源 >> 清明节扫墓累成狗来看看古人的诗意清明
清明,是祭拜先祖的日子,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载体和精神寄托,古往今来,诸多文人墨客以清明为题,留下无数诗句。诗意清明,诗累累,情切切,意盈盈,无限情愫蕴含其中。
除了肃穆的祭祀,清明同样是一个充满祥和惬意气氛的节日。清明时节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连雨水也是细细密密,宛如母亲用温润的双手抚摸孩子。
纵观和清明有关的诗句,虽有“清明祭扫各纷然”(宋代高菊卿诗句),其实“祭扫”只是清明的一项非主流活动,真正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是“踏青”、“折柳”、“拔河”、“蹴鞠”、“放风筝”等重要内容。就连程颢这种理学老夫子,也不忘在清明更新“朋友圈”,“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郊行即事》)
更有甚者,把清明当做狂欢时间,基本上不喝个酩酊大醉是不会罢休的。“借问酒家何处有”(《清明》),杜牧刚“断魂”没多久就开始找地方摆酒席了。宋代诗人王禹偁曾写过一首名为《清明》的诗,头两句就是“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像极了现在的吐槽段子,“不喝酒不采花,你的青春给狗吃了吗?”。
清明怎么过才有意义,倒是苏大学士看得透。苏轼在左迁密州后,写下《望江南·超然台作》:“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翻译过来就是,“清明喝多了话也多,哎,咱还是别对朋友碎碎念了。反正一定要珍惜春天,更要珍惜青春哦,现在不玩以后身体不行就玩不动了,亲。”
如果古代诗人有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念奴娇·萧条庭院(宋)李清照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洞仙歌·雪云散尽(宋)李元膺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编辑:晓璐、慧贤
本北京白癜风较好白癜风的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