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节日起源 >> 古人怎么过清明节呢好幸福,不但有胸看还有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根据节气,清明节是少数与西历大致吻合的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古人历来很重视清明节,那么古人又是怎么过清明节的呢?
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清明总是在公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所以知道为什么这三天放假了吧?
清明为什么叫清明?当然不是反清复明。《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在古代,最早清明地位不如寒食节,由于日期接近,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寒食节主要节俗为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已备好的熟食、冷食,故有此名。
李隆基做皇帝时,清明节扫墓才正式编入礼典,属当时的“五礼”之一。清明节终于在唐玄宗时上位成功了!
所以唐代的清明假期与寒食节假期连在一起,成为了当年继元宵节之后春天里的“4天小长假。”
结果到了唐肃宗的时候,觉得这个4天小长假不太够,所以将唐玄宗定下的寒食清明假从4天增加到7天,清明节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周!唐朝人民生活真是比我们幸福多了,有胸看清明节还可以放7天假!
除了扫墓祭祖以外,大诗人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中描述了人们还会外出郊游,踢球,荡秋千,并且感叹到年轻人怎么能天天宅在家,就应该没事多出去玩啊。
茶友大诗人白居易则在清明节写下:“留饧和冷粥,出火煮绿茶。”清明节生火品茶,佐以麦芽糖和冷粥,这是白乐天请客人吃的,有钱没钱回家过节~
到了宋朝,清明节被发扬光大,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可见某综艺节目使用的最强道具:宋代大触张择端作品《清明上河图》。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述了“清明弄柳”这一习俗,家家户户门上都插柳条被称做“明眼”,意为辨明鬼邪,跟桃枝一个意思。
宋朝清明节活动也特别多,民间会挖井,皇室政府是举办一个叫做“改火”的活动:参加者用榆木钻火,第一个成功的赏一只金碗和三匹绢,皇室比赛就是大手笔,生个火好歹还给发一百块!
现在江浙地区常吃的青团也是创于宋朝,是清明节的寒食名点之一,当时叫做“粉团”,明清开始流行于江浙和上海,甜食党又胜利了,而且据说青团还可以减肥。
不过宋代的清明节黄金周也逐渐变味,本不应该大肆娱乐的日子,一些离家较远的官员就会把酒叙旧,找老乡唠嗑,有的就干脆相约赌博,想着法子找乐,庆幸那个时候没有朝阳区吧。
柳永笔下的《抛球乐》里面描述了一番清明出游,还会有音乐助兴的欢乐场景,不愧是最受市井欢迎的偶像派作词家柳七公子。
到了元代,唐宋的公务员多假制度被否定,政府也要反腐倡廉啊,所以节假日大为减少,又变回了只放3天,但是你们要知道元代皇帝生日和冬至才放2天假啊!
到了明清,寒食清明二节则完全退出了国家法定节假日,直到年国务院在《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作出修改,才又恢复了清明节假期!
但是与其同时我们没有五一长假了,所以好好珍惜清明节放假吧,为了多放一天假大家也都是好~辛~苦!
不知道大家放清明节假期都准备去做些什么呢?欢迎朋友们都来讲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