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节日起源 >> 清明祭祖我们为什么要感恩祖先附祈祷文
你知道祖宗十八代有多少人吗?
如果平均一代有2个孩子,到你这一代,就有接近30万的祖先
在此期间,这30万祖先要健健康康生下孩子,孩子要健康长大,再生孩子,经历可能上千年的命运长河,中间不能出任何差错,要跨越战争,饥荒,灾难,疾病,要度过漫漫岁月长河,命运之光才能够来到你这个独一无二的生命里,就像是这幅族谱图:
这张呈线性延伸的族谱图,简洁明了,却内涵丰富。
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恢宏壮阔的家族史,每一个“我”都是这“家族史河”中的一份子,绵延数千年,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每一个家族史,都是一本厚厚的书,值得每一个“我”细细回味品读。
“我”是这张图的最宠儿
经历了无数代的繁衍传承,终于在跨越千禧的时代,酝酿出了一个光辉的——“我”——来到这个世界真好,“我”呼吸着,自由着,真美。
“我”是幸运的,经过无数代祖先的传承和无数次的基因组合,终于在当代有了一个幸运的“我”。“我”能来到这个世界上,比中彩票还要难。
“我”是骄傲的,自三黄五帝始,从未有如此之太平盛世:物质富足,国泰民安。这些都是先辈们的辛勤积累,也有“我”的一小份创造。
感谢先辈们把“我”带到这个精彩的世界里。
为什么要敬畏祖先?
这张族谱图精妙之处就是,只要他们当中任何一个点缺失,就一定没有幸运且骄傲的“我”。“我”的祖先们,他们在千万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过战争、灾害、疾病、饥饿,经历千难万险,也经历无数次迁徙跋涉,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接力,终于在某一个时辰的某一个小屋里,成功诞生了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我”。假如他们当中,在诞下下一代之前发生了意外,或者没有抚养好下一代,或者基因组合错位,就没有后面关于“我”的故事了。
“我”是这张族谱图的完美创造。
清明时节,是中国人集体意识上祭祖的时刻,我们每一个人都蒙受祖先的福德和帮助,在无形当中。为祖先祈祷解脱和感恩祖先的为子孙留下的福德,能够帮助我们更深的体会生命的奥秘,也可以在运势、能量、无形层面获得祖先的帮助。
请记住,祖先和我们是一脉相承的,想象命运之光经有无数祖先来到你这里,这是一件非常有力量的事情。
下面整理2篇祈祷文,不论今天何时,都可以抽出几分钟,静下心来,诚心实意的念诵,祝福每一位家人的祖先都得以进入光明、解脱、智慧,请各位祖先的福德加持每一位念诵的家人。
▼
一、感恩与祝福祖先的祈祷文
祈请神圣意识和你的源头加持你的所有祖先,内心默念以下祈祷词:
我(真实姓名)敬爱又挚爱的祖先,感谢您的至善至德,感谢祖先赐给我们健康的身体,感谢祖先赐给我们圆满的智慧与爱。感谢我的祖先对子孙的支持与庇护。
我们尊敬并感谢所有的祖先,我们向所有的祖先致上深切的敬意和感谢;感谢祖先的爱,感谢祖先过去的辛勤努力、奉献付出,传承给我们丰富的资源和财富,为后代子孙延续奠定了良好的生存基础。
诚挚地祈愿我(真实姓名)的祖先彻底明白真理,看清物质、肉体和过去种种现象都不是真实的自己,只有光明圆满的自性才是真实不虚、永恒不变的自己!
过去祖先您与父母长辈或子女晚辈曾有过心灵上的困扰,那都是虚幻不实的;只有您光明的自性、爱的本质,才是完美真实、永远不变的!
祝福我的祖先明白真理,明白自己的本质是无罪无恶无病痛无烦恼无痛苦的存在!
祝福我的祖先超越所有的恐惧,回归完全圆满的爱!
祝福我的祖先实相完全圆满!感谢!感谢!感谢!
祝愿天下祖先均得到光明、喜悦、智慧、福德、解脱!
二、祖先解脱的祈祷文
请将双手心朝上捧在心口,带着爱与感恩,观想地球母亲在自己的双手手心,在内心呼唤你的源头,祈请祂的保护和加持;
观想一道温暖的金色光束,自源头注入地球母亲,把整个地球完全笼罩起来,使地球成为黄金色光球。感觉捧在你手心的地球母亲越来越明亮,内心持续默念我爱你—3分钟,观想自己心轮放出金色的光芒,与地球母亲完全融为一体;
祈请神圣意识和你的源头加持你的所有祖先,内心默念以下祈祷词:我(真实姓名)现在邀请我家族所有的祖先(重复3遍);
我邀请我和我这一世所有仍在世的家人的灵魂一起,向我所有已经过世的祖先表达尊重,表达感恩(重复3遍)。
听闻神圣意识的号召,我在意识层面带领你们所有在世的子孙后代的灵魂一起,开始为你们祈福,如果你们仍在无明的黑暗中,现在我祈请神圣的意识送光给你们,请你们全都睁开眼睛,看见光,跟随光,让无尽温柔的宇宙大爱帮助你们完全疗愈,请你们全都睁开眼睛,看见光,跟随光,我们是你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感谢你们,我们尊敬你们,我们爱你们。
亲爱的我(真实姓名)的祖先,请你们在听见这份祈福后,进入光明中,全都进入光明中。如果你们已经在光明中,请你们帮助没有解脱的祖先进入光明,也请你们祝福我们仍然在世的所有的子孙后代(重复3遍)
谢谢你们,我爱你们,感恩源头!(重复3遍)
????欢迎回到om家园????
??赞赏专用通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