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节日起源 >> 在农村立夏妈妈会煮乌米饭,吃了夏天不被蚊
从我有记忆开始,每年的立夏,母亲就会做一种叫“乌米饭”的食物。母亲总说:“立夏吃了乌米饭,夏天不招蚊虫咬。”儿时的我深信不疑,长大后学会思考,发现吃完乌米饭还是会被咬啊!即使后来知道这只是个民间传说,但是每年到了这一天我还是会吃乌米饭,除了食物本身的那种香甜软糯感吸引我,更因为它承载了母亲一片心意。
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它营养丰富,口感软糯,油亮清香。
“乌米饭”原为中国民间节日食品,唐代即有。民间传说是因为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为了让母亲吃到饭,想办法用南烛叶捣汁染米,煮成乌饭送去,饿鬼们不敢吃那乌饭,母亲才终于得以饱腹。老百姓年年烧乌饭,为纪念目连这位孝子。
在中国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贵州、安徽等地,人们仍保留着吃乌米饭这一古老的习俗。有的地方在清明寒食节吃,而更多的则是在四月初八这天吃。福建、浙南的畲族也吃乌米饭,他们是在三月三吃。对于乌米饭的传说也是各不相同。
我国古代药典《本草纲目》等都把它列为仙方,民间更是把它视为补益脾肾、轻身明目的珍品。看到这诱人的乌米饭,您是不是也很想动手做一下呢?那么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制作方法。首先将乌树叶子摘下来(这乌树叶在吃乌米饭时节一般菜场都有卖),拣去枝条和老叶倒入一个大盆中,放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期间不时用手揉搓几次清洗干净。
把洗干净的乌树叶子放入搅拌机(乌树叶入搅拌机要分次放,一次数量不易太多)。放入少量的水,搅拌成糊状。以前没有搅拌机时都是用手工搓揉而成。
准备好一个干净的盆子,上面放一块纱布用来过滤。将搅拌好的叶糊倒入盆中,用手把纱布拧在一起用力挤压,把汁水挤出。剩下的渣,基本是没有用了。
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然后放入适量的过滤干净的汁液(量跟平时煮饭差不多),浸泡半小时。这是为了让煮出来的乌米饭更加乌黑油亮。
如果您喜欢吃甜的口味,可以放入适量的冰糖,当然不喜好甜食也可以不放。
浸泡完毕后放入冰糖,按照平时电饭锅煮饭的时间来煮就行(当然你如果有条件用柴灶蒸或者煮,那出来的乌米饭肯定会更加好吃)。一会会的功夫,一锅香喷喷,黑油油的乌米饭就做好了,是不是很简单呢。
作者简介:寒残一叶(摄影师、旅行家、自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