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为什么纪晓岚改写清明诗没有杜牧的原诗

发布时间:2024/12/8 12:02:38   点击数:
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杜牧《清明》这道诗已经传唱了千年,几乎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但是,相传这道诗清朝的政治家纪晓岚看了,认为太累赘,说不如改写成五言律诗更精练。于是纪晓岚将杜牧的《清明》七言律诗改写成五言律诗,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杜牧《清明》七言律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律诗是杜牧做刺使前的早期的作品。当时,恰逢唐代安史之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因为晚唐统治阶级腐败,宦官专权,阶级矛盾激化,农民义军四起,在这种人迹稀少的战乱环境中,杜牧又是在细雨蒙蒙的清明节里想买一杯酒喝,却不见一个人影可以问路,幸遇牧童向他指出卖酒的村落,居然能在杏花村找到好酒。

这不仅写出了当时诗人的情怀,也写出了晚唐北方农村苦难遭遇的生活缩影。诗篇中第一句就讲述一位孤独旅行在外的人,遇到了“雨纷纷”的天气。小雨下得不急也不大,这自然是春雨特色。清明节原本是全家人扫墓的日子,但他独身赶路,又被雨淋湿,无处可藏,心情自然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欲断魂”三字,将行人心中的愁苦描写得淋漓尽致。能不能找个酒馆,喝点酒,避避雨,暖暖身子?

这就是《清明》这首律诗当时的特殊背景。

这首律诗出现不久后,清代政治家纪晓岚认为,这道诗有些累赘,不如改写成五言律诗更精练。”于是,他改道: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五言与七言相比,当然是五言更精练。但是,如果简单地改为五言的话,反而是弄巧成拙了。

纪晓岚分别把“时节”、“路上”、“借问”、“牧童”去掉,按语法讲,有的缺主语,有的缺胃语,有的缺宾语,当然不如原诗之美。

还有,去掉“时节”、“路上”、“借问”、“牧童”这几个字后,文采少了许多。

所以,纪晓岚改写的五言律诗不像杜牧原诗那样脍炙人口,有的甚至不知道这首诗曾被纪晓岚改写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qy/171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