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清明将至,老人说清明处在闰月中,上坟时

发布时间:2024/12/28 11:11:24   点击数:

3月份的冷空气,再一次来临。前几天,还是暖日洋洋,这几日气温陡降。可是,此时的农村田野,早已是油菜花盛开的时候,正是赏花郊游的的日子。

可是,这呼呼的冷风吹着,估计这个周末踏青的人,会少很多。原本,家里长辈已经交代,这个周末必须去插青了。假如这个星期去不成,后面就不要去了。(插青:是湖北地方的一种方言叫法,意思是清明时节的扫墓祭祖习俗。插青,也分老亲、新亲,对应的插花不同。)

对此,家里长辈的要求,我们后辈人自然必须遵守了。原本这个周末的天气,预报不好,正应了那句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所以大家原本想在3月30日前的时候,大家约一起去扫墓祭祖。

可是,后来家里长辈特别说到,今年的清明正清在闰二月上,老辈人觉得清明上坟的时间,就不能按照以前的老习惯了。在湖北部分地方,清明祭祖的时间,一般都是出了正月,进了农历二月开始,就可以插青的,并且时间一直持续到清明节当天。

可是,因为今年闰二月后,很多老一辈的人直接通知,今年的清明插青都要提前,并在这个农历二月完成。如果在3月21号前,没有时间的话,就不要再去插青了。所以才有这句老话:“清明处在闰月中,上坟时间大不同”。

具体为什么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很大的可能是因为闰二月的原因。闰二月,就是指在农历的一年里,有两个二月,而第二个二月,就被称之为“闰二月”。

闰二月,不同于其他的闰月。在农历闰月里,闰二月的出现概率低。在今年出现了一次闰二月后,后面再出现的年份,就特别特别的少。我们在农村,都知道一句话“事出反常必有妖”。

在旧时代,人们的文化程度有限,也受到古代一些神魔鬼怪杂论文化,以及一些风水学的影响。对于很多少见的事情,会从心理上存在一定的敬畏的思想。因而,各种禁忌忌讳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当然了,现在想要找到比较合理的习俗解析,估计是很难了。可是,对于老辈人的口口相传的事情,后辈人大都会去遵守。毕竟长辈之言,我们后辈人都不听了。那么,还怎么去传承我们的孝道文化了!

其实,对于风俗习惯这样的事情来说,当真是应了这么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即使农村,两个村子相隔一条小河,就可能出现两个村子的风俗习惯略有不同。

那是那么一句老话:“信则有,不信则无”。对于农村的各种风俗习惯,其实很多已经烟消云散。等到在过去20年,估计农村里已经看不到各种完整的民间风俗。在那时候,可以这么说了百无禁忌,顺心顺意。

虽说,我们可以不管清明具体的上坟时间,但是清明扫墓的时候,我们还有要注意这么几点:

一、心怀感恩。清明扫墓是祭奠先祖,是思念我们的亲人。所以在缅怀的同时,心里自然要感谢他们曾经的恩情。

二、文明祭祖。我们现在一直推行的是“厚养薄葬”,即使在扫墓的时候,也不用铺张浪费。同时,近段多地天干物燥,千万要防备森林失火。一定要做到人走,烟灭。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切风俗习惯,遵照本心。清明祭祖是传承我们传统的文化,是弘扬中华孝道。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什么时候扫墓,并无禁忌。大家哪里有闰二月不上坟的说法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qy/172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