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4/29 13:35:25 点击数: 次
清明节梨花风起正清明,清明时节,诗人或思亲怀乡,或触景生情,感慨良多,诗兴大发,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诗篇。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找寻清明。牧童《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清明后登楼眺望》唐·刘长卿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郊行即事》宋·程皓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清明吃青团清明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今天,也是国家的法定假日。那清明节有哪些风俗呢?一、扫墓祭祖想必很多成年人都有过扫墓的记忆吧,在小学,中学的时候,学校都会组织一次去烈士陵园的扫墓活动。我们都会准备一朵白色纸花,献在烈士的墓前。清明扫墓是对祖先的怀念,对烈士的缅怀。一般在清明头一天,人们就会带上铲子和新的泥土,给祖先的坟墓铲除杂草,添上新土。清明当天,带上纸钱和贡品,上坟前摆上贡品,烧纸,磕头。而为了保护环境,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一样可以表达对先人的哀思。扫墓祭祖二、插柳清明之际,杨柳发芽抽绿。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折几条杨柳,编成帽子戴在头上,或插在屋檐。古人折柳是寄托哀思同时相信可以辟邪。而今的我们爱护花草,很少有人再折柳了。在柳树下看书三、植树古人有云:“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时节,万物复苏,因此,人们就有了清明植树的习俗。植树四、踏青清明是踏青的好时节。以前,学校也会组织踏青活动,每个人都会准备一些吃食,同学们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一边分享各自带来的美食,这也成为人生一段美好的回忆。踏青在感受自然带给我们快乐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感恩,对自然有敬畏之心,亲近自然,爱护自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ipischool.com/jrqy/177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