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21 10:05:22 点击数: 次
清明是万物复苏的日子,古人说:“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面对这大好的春光美景,人们春心荡漾,终归挡不住大自然的诱惑,扫墓后照旧成群结队游乐,且风气越来越盛。朝廷眼见见此情形,到唐玄宗时,允许人们清明踏青游乐,清明从此成为一个正式的娱乐节日。成都三月踏青节据《成都市志,民俗方言志》载,唐宋时,三月三已经成为成都的踏青节。这天,全城男女老少穿戴一新,朝城外涌去,在景色宜人之处搭起帐篷宴饮,载歌载舞。民间同时举办荡秋千、放风筝、踢毽子等各种娱乐活动。有词说:“春游千万家,美人颜如花,三三两两映花立,飘飘似欲乘烟霞。”唐广德二年,杜甫住在成都时,三月里同友人到郊外踏青,眼前的美景和络绎不绝的人流使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绝句》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勾画出一幅活脱脱的成都郊外春景。三月也是成都重要的蚕市,有竹枝词说:“成都蚕市正春光,妇女嬉游器具场。买得雅锄勤拂拭,夕阳桥畔种新桑。”这一大型节日也吸引着远远近近的客商和众多的文人前来游玩。在宋代时,这种娱乐活动更盛行,这与成都繁荣的经济支撑是分不开的。《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载中士女艳饰,金翠琛缡,接踵连肩,翩翩游戏赏,画船萧鼓终日不绝。”范成大的《春日田园》则是另一番景象:“高田二麦接山情,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宋代赵积被朝廷派往成都任职,住在西园的西楼里。清明时节,赵积命人开放西园西楼亭榭,让人们尽情游玩,“尝开西楼亭榭,俾士庶游观。”《岁华纪丽谱》记,成都清明时节的情景:“出大东门,早宴移忠院,晚宴大慈寺设厅。”大慈寺是经常举办各种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热闹非凡。城隍巡游赏孤魂清明祭扫这天,人们还要把柳枝挽成圈戴在头上辟邪,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这天不仅民间祭祀,官府也祭。成都太守先设酒席于郊外,“祭鬼物之无依者,谓之遥享。”然后又在广仁院设场,并派官员主持仪式,祭祀死后葬在这里的无主坟。清明节,还会动用城隍神前去犒赏孤魂。城隍出游,称为城隍出驾。城隍木像都穿上黄色袍服,几个大汉用八抬大轿抬着城隍沿街出巡。前面是几辆车载着大瓦盆,瓦盆里燃着柏桠,车后几十个人用扇子不停地扇着烟子熏道,以除去不洁的东西。成都、华阳两县的城隍在府城隍庙汇合后,三城隍同时出行,开道的人扮成几排衙役,挥着长鞭在前面一路吆喝:“把头上的帕子揭啰!”男女老少前呼后拥,跟着神轿往前,善男信女手拿信香,口念佛句,沿街人家则摆设香案,燃起香烛,磕头作揖,满城都闻香火味。三城隍巡游到北门外厉坛,然后举行祭奠孤魂野鬼仪式,场面隆重。北门外到欢喜庵的路上,还有卖欢喜团的(用炒米制成团,再用线穿起来,点上各种颜色),据称吃了可解一年的烦心忧愁。《成都竹枝词》说:“北郭城隍神至尊,清明旧例赏孤魂。游人欢喜买欢喜,几串携回媚子孙。”又有竹枝词说:“欢喜庵前欢喜团,春郊买食百忧宽。村醪戏比金生丽,偏有多人醉脚盘。”
来源:华西都市报
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ipischool.com/jrqy/19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