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匠心退休工人用12年时间雕成3D清明

发布时间:2016-12-20 2:49:06   点击数:

十二年,个日日夜夜。湖南衡阳市退休工人冯树元用自己的执着和毅力将《清明上河图》通过立体镂空的雕刻技艺,再现在总长7米,宽0.7米,高25厘米的樟木之上。自年笔者获知冯树元雕刻《清明上河图》的消息后,用了9年时间连续   10月15日上午,当镶嵌在四块厚重樟木底板上的立体《清明上河图》雕刻组装好后第一次摆在冯家门前时,周围的邻居们立即围了上来。四块木板上,骑马的官吏、叫卖的小贩、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城边乞讨的残疾老人。数百位木雕人物神情各异、惟妙惟肖,还有骆驼、马匹、城楼、屋舍,近千个物件罗列其上。这件浸透了冯树元夫妻十二年心血的立体木雕不仅让人惊叹,更抓牢了人们的眼球。

冯树元雕刻的《清明上河图》第一段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历史上最珍贵的一幅佳作,要是有人能将其立体地展现出来就更好了。”年,出差的冯树元在火车上与一位乘客的闲聊激起了他的创作欲望。

  冯树元原是拖拉机厂的一名退休职工,并非木工出身,年轻的时候最多用木材钉桌椅,此外从未学习过木工技艺。

  没有参照图,跑遍广州每一个角落,缺少樟木,寻遍了周围县市,甚至连手中用来雕刻的工具,都是从车间及家中翻出的废弃锉刀、锯条、缝衣针。十二年来几乎木不离身,刀不离手。多少次通宵达旦,多少次和衣而睡,多少次划伤了脸也浑然不觉。

年11月28日,冯树元展示自制的简易雕刻工具

  “以生命为磨石,蘸十二年夕阳,铁杵终成针……夏裹一身汗迹,冬夹两怀抖颤,手指闪血光,胸前显刀痕。”在作品全部完工后的年重阳夜,曾经的文艺青年冯树元写下了自己的感怀。

年11月20日,冯树元夫妻俩正在商讨雕刻的细节处理方法

  笔者当时建议,能否重新雕刻已经上漆的一米多成品时,冯树元道出了自己的无奈。

  年大年初一,冯树元在连日雕刻后,突发脑溢血倒在了雕刻的木桌上。大病痊愈后,63岁的他不敢再拼劲高强度作业,只能一边定期检査一边定时定量雕刻。

年11月20日,冯树元家挂满了雕刻好的部件

  然而,年10月15日,当笔者第一次见到拼装完整的《清明上河图》雕刻时,惊奇地发现四块木板上的所有雕刻颜色一致。原来,为了统一作品色泽,年近古稀的冯树元又用了三年时间将本已雕刻好的第一段重新雕刻了一次。

  “如果有人将这件作品收藏,我将开始用立体雕刻的形式重现圆明园。因为圆明园是我们的耻辱,但耻辱也是财产,我想以此警示后人时刻不忘强国。”冯树元用颤抖但依然有力的声音说。

年11月20日,冯树元撩起自己沾满血渍的衣服

年11月20日,冯树元正在雕刻《清明上河图》中最具代表性的虹桥

年11月20日,冯树元正在对比自己雕刻的两种“树”

年10月15日,冯树元向大家介绍他的作品

年10月15日,冯树元在组装自己的作品

年10月15日,冯树元在对自己的作品做最后的检查

简易的工具和精细的雕刻

立体镂空木雕《清明上河图》局部

来源:人民网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安全
乌鲁木齐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qy/52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