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当时最普遍的是煮鸡蛋

发布时间:2016-3-16 10:52:32   点击数:
另外一种形式叫月秋千,月秋千是一般人家所架的秋千

除了吃冷食,扫墓是最常见的风俗之一,扫墓在平度民间亦叫“上坟”,清明前几天人们要到祖坟填土、祭奠据《平度民俗志》记载,填土很有讲究,只有父母双亡,坟顶才能尖起,若一方尚在,坟顶要平成长圆形清明上坟填土,说明还有后代,如清明前后坟上没有新土则认为是后继无人上坟时摆上供品,烧香、烧纸、祭酒、叩头父母双亡者,闺女要在清明第二天(开明日)到坟前祭奠如今闺女也可在节前或清明这天上坟另外,清明节前一些机关、团体、学生也会集体为革命烈士扫墓

文/图记者 张雪松

“也有的人家为了吉利和喜庆,将鸡蛋煮熟后涂上红颜色,但一般人家煮鸡蛋,都放在锅底的稀饭里,稀饭是什么颜色,鸡国家清明节放假安排蛋就煮成什么颜色由高粱米、小麦、绿豆、红豆、大米等熬成的稀饭,呈红褐色,煮出的鸡蛋也是红褐色这样自然着色的鸡蛋好看,不掉色,也最好吃”姜先生清楚记得,家中条件好的时候,三个孩子每人可以分到一个鸡蛋和一个大鹅蛋

过去清明节前,平度乡村有小孩的家庭都要架秋千,打秋千俗称“打悠千”,一般于清明、寒食时节进行秋千形式有两种,一种叫“转秋千”,一种叫“月秋千”转秋千是一种可以同时乘坐多人的秋千,也称“磨盘秋千”,其座位借用“牛锁头”,其旋转方式类似公园里的飞旋式天车,转动速度可以很快,稍不留意就有甩出去的危险民间“三险”——骑马、坐船 、打秋千,其中“打秋千”即指打转秋千旧时习俗:清明逢在农历二月间,从正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月十六吊秋千;若清明逢在农历三月,就从二月二吊秋千,总要跨一个月头,故称“月秋千”

据了解,二十世纪80年代后逐渐恢复为已故先辈树碑习俗,清明节前,子女为父母双亡三年以上的亲人立碑平度城区的许多居民则选择在西北紫荆山购置墓地,为亲人殡葬树碑

打秋千、戴片松已不多见

组织团体为革命烈士扫墓

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救命恩人介子推而在这天禁止烟火、不准烧火做饭,故称“寒食节”明清以后,寒食节逐渐和清明节融为一体,并将祭祖、扫墓等礼数融为一体旧时寒食节不生火、吃冷食,后来逐步改为“日出后不生火”,即日出前做好早饭,日落后做晚饭为了纪念这一习俗,平度多家超市都设置了“寒食节”摊位,包括山2015年清明节休假楂糕、年糕等,吸引顾客前来购买

据了解,清明节必需的寒食是鸡蛋、鸭蛋或鹅蛋二十世纪80年代前,平度乡村儿童有“斗蛋”游戏,即用蛋与蛋相撞,看谁的蛋硬,破者为输“清明节的风俗不少,印象最深的当属吃鸡蛋”市民姜先生告诉记者,每逢清明节,鸡蛋的吃法不少,也有些讲究,“每年清明节的早餐就是葱花鸡蛋,据说吃了这种鸡蛋,小孩子会变得聪明,学习好,将来有出息当时最普遍的是煮鸡蛋,小时候大人常说,吃了清明的囫囵鸡蛋,一年就不会头痛,保佑平安”

印象最深的当属吃鸡蛋

如今不多见的清明习俗还有戴片松,据了解,所谓戴片松即清明早晨,乡村百姓纷纷到墓前、墓地寻找松柏,采摘带有浓烈松香味的片松戴在男孩的帽子上或女孩的发间,以祈“2015清明节清醒”、“长寿 ”门边上插柳条 、松条以祈“降福”、“避邪 ”

清明节既是一个追悼逝者的悲伤日子,也是一个充满春天快乐的愉悦日子在《平度民俗志》中,记者看到,每逢清明节前后,平度都有吃冷食、碰鸡蛋、打秋千、扫墓、树碑、戴片松等民俗如今,尽管打秋千、戴片松等已成为旧时习俗,但扫墓、树碑、食蛋等习俗仍保留着


四川最好白癜风医院地址
山西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qy/8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