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节日起源 >>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日久他乡即故乡
据《中国姓氏大全》记载:黄,《百家姓》收有,人数极多。春秋时晋有黄渊,北宋有黄庭坚,明末清初有黄宗羲。来源:(1)古国黄,嬴姓,在今河南潢川西,相传为陆终的后代,后为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2)相传金天氏少昊裔孙台骀的后代分建沈、黄诸国,后为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3)唐代邕管(今广西南宁一带)少数民族姓氏,如黄少卿、黄少高、黄少温。全国人口普查黄姓人口曾居第6位或第8位。离开故乡外出求学、工作,或出差、开会,都会遇到同一个姓氏的,互相都会打听、询问你是哪里的“黄”啊!
“追宗认祖是炎黄,中华民族好儿郎。三支十二源邵武,吾黄号称江夏堂。”我的出生地是四川璧山县定林乡铜瓦村扇子坵。据族谱记载,我们这一支黄姓家族是从贵州遵义府绥阳县迁来的,时间是清代康熙二年。前五代的字辈是“榜廷汝希池”。接下来定出的字辈名派歌是:“道德遵先泽,忠勤体国华,贤才思继起,作善庆成家”。黄氏家族据考证神农炎帝是黄氏远古起根发脚祖,轩辕黄帝是黄氏上古直系始祖,黄帝的嫡十一世孙云公是黄氏的受姓始祖,黄氏既是帝尧时期“以国为姓”属“胙土命氏”,又属史前的“因生赐姓”即因东夷黄氏族崇拜黄鸟,既而崇拜黄河、黄水而为黄氏。这就是中华黄氏源远流长的族源。远祖从河南光州固始进入福建,后传至邵武大显祖黄峭(—),字峭山,又名岳,字仁静,号青岗,后裔称峭山公或峭公。唐昭宗时,因忠心耿耿,救国助王有功嘉封为工部侍郎,公为人善良,为官清廉,不愿苟安朝政,在朱温杀死唐昭宗,改国号为梁后,他弃官回归故乡,创办“和平书院”,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子。峭公娶三夫人各生七子,公元年,峭公八十大寿,召集姻亲安排家事,三妻各留长子以奉晨昏其余十八子,俱领家谱一轶、骏马一匹,令其迁徙他乡,开创家业,并赋诗一首赠别:“骏马登程出异方,男儿随处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旦暮勿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苍天若肯垂灵佑,三七男儿总炽昌。”并语重心长地嘱咐:你们兄弟他日相逢彼以礼施,,此以礼报,频来而不拒,久问而不疏。夫人也各有诗相赠,儿孙们不负父望,任马驰騰,马歇之地便为发达之所,与当地人民共建家园。其后子子孙孙效仿先祖做法,时至今日,峭公后裔已遍及中国大陆、港澳台及海外各国。
黄氏家族以“耕读为本,忠孝传家”,代代相传,“旦暮勿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黄氏家族既对国家、对人民尽“忠”,又对父母长辈尽“孝”。小时候在大家庭里,看到堂屋供奉的祖先神位前的楹联:旦暮勿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参加过年祭祖、春节上坟、元宵节上灯、清明节挂亲、吃清明(即清明节本家聚会)等活动.。稍大一点儿,长辈就教我学背“认宗诗;”同时讲解三七二十一子的家族史。小时候每年有清明聚会,叫做“吃清明”,又吃又包,中午吃不完就打包带回家。吃饭之前,有祭祖仪式,族里的负责人要宣讲族规、家风。长辈要我们牢记认宗诗。我至今都记着“日久他乡即故乡”、“男儿随处立纲常”的祖训。在极左思潮泛滥尤其是历经文革的灾难,全国各地的家谱族谱惨遭焚毁,寺庙、名胜古迹遭到破坏。改革开放后,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曾于年专门发文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直到年这本书才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近些年各地各家族都在修谱,整理出版了许多家谱。因为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腾,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孝”是我国文化最深层最根本的基因,极左年代有人企图借口破“四旧”,不准上坟、不准清明节宗族聚会、烧毁谱牒、拆除香火祖宗神位,六亲不认,其遗毒导致道德滑坡。改革开放后才逐步恢复常态,重修谱牒、认祖归宗、倡导和谐、表彰孝道。而历史上的黄姓,正是我国传统“孝”道的典范和代表。在元人郭居敬的“二十四孝”中,黄姓就占了两名。一是“黄香扇枕”,东汉时人誉为“江夏黄童,忠孝两全,天下无双”。再通过启蒙课本《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的传颂,确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天性笃孝,母病逾年,他都坚持昼夜探视。更为难得的是,他虽官至太史,却坚持每日亲手为患病的母亲洗涤便溺器物,从无间断。母亲病故后,又结庐墓下,为母守孝,因哀伤过度还大病一场。历史上见于史传、方志、家谱等文献记载的黄姓孝子孝孙的还有很多,不胜枚举。在新的时代,有的家谱中说:“孝就是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和老人”,更要“为民族尽大孝,不做误国害民的事’’。今天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更应大力宣传、继承和发扬“孝道”传统美德。
开拓进取,是黄姓的家族精神。当黄国被楚灭亡后,留在黄国故地的遗民,在新的环境中作为普通的族姓顽强地生存下来,并演变成秦汉时期著名的江夏黄氏。在中华民族开拓东南沿海地区过程中,黄氏族姓是做了巨大贡献的,及至今日福建、广东仍然是黄姓较为集中的地区。公元年邵武大始祖黄峭山公分家送子出征壮举,更是黄姓开拓进取精神最典型最完美的体现。峭山公说:“池内之鱼,远逊云间之鹤。好男儿不必恋此一方故土,而应志在四方,放眼天下!”上马诗(即认宗诗)说得好:“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那里治疗白癜风最好治白癜风郑州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