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清明追思的新时尚

发布时间:2020-11-14 21:05:45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清明时节,却无众多行人,

从前扫墓踏青的地方

少了焚香的烟味,

绿色依旧在山间蔓延。

春雨如思,东风似念,

我们的念想

仍旧可以通过春意

传递到另一个世界。

云扫墓

清明到来之际,多地纷纷鼓励网上祭扫,倡议居家追思,云扫墓也应运而生。三月初,兰州当地清明虽然暂停祭扫活动,但有上百人参与云扫墓。

一公墓开通“网上祭扫”“代客祭扫”等业务,价格最低35元,通过顾客网上提交订单,提供包括打扫卫生、鲜花祭祀等服务。

即使因为疫情不能亲临墓地寄托哀思,

人们还是选择以这样特殊的方式扫墓。

清明祭扫文化为何能在中国人的心中

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01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在这段时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故称之为“清明”。但是,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如何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

这与重耳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和清明节本来是不同的两个节日。到唐代的时候,两个节日很相近,就定为同一天。

于是在清明节当天就出现了扫墓的习惯。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02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因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

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

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乐趣,文化传承与身心调适是清明礼俗文化的重要功能。

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清明节的诸多习俗已经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诸如射柳、斗鸡、蹴鞠就已经在时代洪流中被淘汰。

清明习俗的改革不仅仅是从移风易俗的角度出发,更是因为多次清明祭祀因防控力度不强,已多次引发森林大火;

更有甚者在清明祭祀时炫富攀比,疯狂投入人力财力已经背离了最初尽孝追思的初心。此次疫情倒逼清明文化习俗的改革,让人们回归清明最初的内涵。

清明常在,民族不老

清明是厚重的,同时也是轻盈的。

中国人在春天哀悼亡者,

同样在春天激扬生命。

清明时节我们在与祖先对话中获得了精神力量,同时也通过踏青郊野,与自然对话,获得身心的放松与精神的愉悦。

清明是春天的节日,是我们亲近自然,品味春天、激发生命活力的时节。踏青郊游,是清明时节与春祭并存的古老主题。

在春意盎然的郊野,人与自然交融。人们在生命成长、展开的季节,以户外活动的方式,娱乐身心,调节精神。

参考文献:

[1]萧放.天时与人时的融通:清明礼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1(04):62-67.

本期编辑:张雨桐/吴佳硕/肖冰洁

责任编辑:孙婉婷/张怡田/孙梦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ss/130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