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相关传说 >> 清明节的风俗,你都知道吗
清明节的风俗,你都知道吗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的风俗,你都知道吗?清明取意天清地明,清明前后多东风,风越刮天气就会越热,正是桃红柳绿草长莺飞的季节。清明因其风,温风如酒,清香而明洁。清明风为巽,巽为绳直,故万物至此齐整清明。
清明节融会了中国的三个传统节日,即寒食、清明、上巳。这三个节日的来源和文化内涵其实不相同:寒食,起源于远古取火用火的礼俗,年龄战国时期介子推的故事为它注入了更多文化内涵;清明,是基于古代天文研究的成果,同时又与气候、物候的研究有了交叉;上巳,其起源是远古的信仰民俗。
清明节的风俗是丰富有趣的,除讲求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由于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避免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但是,最重要的还属艾果艾叶之俗。
食青团是我国流传好久的食俗。《遵生八笺》有载:遇寒食,菜其叶(杨桐叶,并细叶、冬青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道家谓之青精干食饭。今俗以夹麦青草捣汁,和糯米作青粉团,乌桕叶染乌饭作糕,是词遗意。可见,青团之俗缘于寒食节。寒食禁火,起初,这1风俗只在长江以南区域。在北方地区百姓还是习惯吃事前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演化到后来,寒食便与清明逐步融会,青团也成为了清明的食俗。
在江浙一带,老人家常常是收了院子里种的艾草,取其新鲜汁液和面,清香之气益于唇齿。艾草也称冰台、医草、黄草、艾蒿。王安石《字说》载:艾可乂(治理、安定)疾病,久而弥善,故字从乂。《本草纲目》中说,艾叶味苦,性微温,灸百病。春季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做如弹丸大小馄饨,每次吞服三五枚,再吃饭,治一切恶气。可见艾草青团还有压时气的防病作用。
事实上,艾草不唯一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还记载其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或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清明节的风俗,你都知道了吗?
感谢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治疗白癜风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