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相关传说 >> 天目山镇中心幼儿园清明节放假通知
牧童遥指杏花春
借问酒家何处有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放假通知
QINGMING
尊敬的家长:
您好!首先衷心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园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这春意盎然的四月,我们即将迎来清明节。为了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充实、平安的假期,现将放假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敬请家长配合,做好孩子的监护、教育工作。
一、放假时间
4月3日(星期六)—4月5日(星期一),共放假3天。
4月6日(星期二)起正常上学。
二、温馨提示
重视交通安全
从您做起,为孩子做好榜样:遵守交通规则,乘坐正规交通工具,加强交通安全教育,遵守公共秩序。
重视游玩安全
孩子外出活动一定要有家长陪同,避免走失;
教育孩子要远离火、电、开水等危险物品;
不要让孩子靠近小河、池塘等区域,注意防溺水事件的发生,保护好孩子的安全;
带孩子外出旅游时,请各位家长注意提前查询好交通、天气状况,以免为出行带来不便;
不盲目模仿各种节目里的游戏,拒绝危险动作。
注意饮食安全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按时吃,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
讲究饮食卫生,外出时不吃路边摊等没有卫生保障的食物;
不给孩子吃生、冷食物;
注意营养均衡,不吃过多的大鱼大肉。
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坚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增强孩子免疫力;
讲究卫生,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做好疾病预防
清明假期正值春季感染病高发期,节日期间请家长们做好各种疾病预防工作;不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引导孩子注意个人卫生,积极锻炼身体。
安排有益身心的活动
多带宝宝外出感受春日风光,让宝宝远离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保护宝宝视力,度过一个愉快且有意义的假期,在入园之后与小伙伴们共同分享哦~
三、清明节知识
最后,为您准备了关于清明节的小知识,家长趁此机会,跟宝宝讲一讲清明节的知识吧~
起源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而我们今天的清明节,融合了历史上“寒食”与“清明”两个节日。寒食,据传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贤臣介子推。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的得名首先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后来,因为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就渐渐合二为一了。此后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年5月20日,该民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俗
按习俗,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将食物供祭在墓前,再讲纸钱焚化,为坟墓培新土,折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并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一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二是插柳戴柳以辟邪;三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再次感谢各位家长朋友一直以来的理解与支持,祝愿全体宝贝和家长过一个愉快的清明节!
天目山镇中心幼儿园
年3月29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