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清明祭祖唯一心念佛方能真正超荐

发布时间:2021-10-26 13:05:10   点击数:

清明节,

是中国人祭祖扫墓、寄托哀思的重要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万物至此,齐洁清明。风雨梨花寒食过,家家坟上子孙来。清明祭祖,传承千载的古礼,永远是维系中国人家国情怀的情感纽带。在这个特别的时节里,欢迎您走进我们的《清明言祭》特别节目,一同探古寻源……

自古以来,祭礼一直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礼仪。《汉书》云:“丧祭之礼废,则骨肉之恩薄,而背死忘先者众。”不重视丧祭之礼,不珍惜骨肉亲情,对逝去的父母祖先都不祭祀,为人子孙应尽的那份道义就会愈来愈淡薄,就会遗忘、违背先人的教诲,对同胞手足也薄情少义。正如《孝经》上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理。”一个人对自己的至亲都不敬爱,又如何能去敬爱他人呢?这样的人多了,会给家庭、社会带来诸多的冲突和不稳定。所以古人认为,治理家庭、治理社会最紧要的就是礼,而礼当中最应当受重视的就是祭礼。在古人看来,礼有三个根本:“天地者,性之本也”,天地是万物生长之本;“先祖者,类之本也”,祖先是族群的根本;“君师者,治之本也”,一国之君还有老师,是维系社会安定的根本;“上事天,下事地,宗事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在中国过去的传统家庭,家家堂屋里都供有“天地君亲师”牌位。在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当中,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种知恩报恩的品行,就是从不忘天地君亲师的恩德中启发而来的。

为什么要祭祖呢?

“不忘本”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人要懂得饮水思源、知恩报恩,才能积累深厚的福德。正如树木有根本才能长出枝叶花果,江河有源头才能形成滚滚长流;同样的道理,祖宗是我们的根源,有祖先的筚路蓝缕、开疆拓土,才有后代的繁荣昌盛与安定幸福。因此要常常怀念祖宗的恩泽,谨记祖宗的教训。所以,祭祖的用意在于教导人们不忘根本、饮水思源、缅怀祖德、知恩报恩。我们对于千百年前的祖先尚且念念不忘,感恩戴德,对于眼前的父母哪有不孝的道理?所以祭祖的主要的目的是提倡孝道。

为什么老祖宗、古圣先贤如此重视孝道?

“孝”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特质,是中华文化的根,因此,中华文化可称为“孝”文化。

《孝经》上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一切德行的大根大本,也是教育的源头。为什么?因为孝是人的天性,是对父母与生俱来的亲爱。一切的德行,都是从这种亲爱衍生出来的;一切的教育,也是以这种亲爱的教育为起点。

《孝经》上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教导人民相亲相爱,没有比弘扬孝道更好的了;教导人民遵循礼节,顺从长上,没有比弘扬悌道更好的了。孝道以父母为代表,然后把对父母的亲爱推而广之,对一切年长的人都要尽孝;乃至最后,推广到爱一切人、一切万物,所谓“爱心遍寰宇,善意满人间”。悌道(包括师道)以老师和长辈为代表,尊师重道、尊敬长辈,然后把对师长的尊敬推而广之,对一切从事教学与文化工作的人都要尊敬;乃至最后,推广到尊敬一切人、一切万物,诚如《礼记?曲礼》所说的“毋不敬”,佛法所说的“一切恭敬”。

孝与敬不但是人伦的根本,而且是各个宗教神圣乃至诸佛如来大道的根基。正如《观无量寿佛经》净业三福第一条所说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是世出世间一切善法的大根大本。世出世间大圣大贤,从哪里来的?孝亲尊师。

不孝父母、不敬师长,即使孔子、释迦牟尼佛亲自来教,都不会有成就,就算修的善法再多都是虚假的,所以不能成就德行。为什么?因为没有了根本,就像花瓶里面开的花看起来很美,两三天就凋谢枯死。所以真正想成就圣贤君子,一定要从孝敬的根本修起。

净土法门是当生成就的妙法。善导大师说,净土法门是万修万人去。为什么现前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就是没有从根本修,如同树木没有根,其生命必然不会长久。这个根就是“净业三福”,一定要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修起。

唯一心念佛方能真正超荐。

清明节利益存亡:

经云:一切万法不离自心。

古德所谓:

天地与我同根,

万物与我一体。

如此,

则已故先亡即我心内之众生;

诸佛即我心内之诸佛。

儒家讲:祭如在。真的在。

已故先亡在、

我们念诵的人在、

阿弥陀佛光明普照遍一切处,

统统都在。

在现前一念!

经云:微尘刹海不隔毫端,

十世古今只在当念。

《弥陀经》所讲“一心不乱”乃释迦本師一代时教之核心宗旨。现前大众同修,以清明度亡之缘作冥阳普利之因;以弥陀宏愿为苦海出离之船;以一心持名成自他解脱之果。一心超荐即一心念佛,唯一心念佛方能真正超荐。《地藏经》婆罗门女度慈亲即明证也。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佛力法力自心功德力,汇三力于一时,收成功于一念。信愿持名,简易直捷、方便圆顿,以弥陀一乘愿海万德洪名之究竟果觉,作我众生之因心,以果为因,因果同时,从果起修,即修即果。蕅益大师云: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念佛善根福德同佛。以不思议心念不思议佛,获不思议功德于净念相继之间。《弥陀经》:当信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弥陀如来光明遍照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念佛时即是佛光入心时,即是自心普照法界时。如此,则累世亲缘旷劫怨业皆蒙佛光注照,超荐之事毕矣。信得及,当下便用;信不及,徒然忙乱。借此因缘剖心沥血诚心苦劝大众同修,勿徒劳奔走遇事忙乱,宜深信弥陀名号不可思议,含无量德具无量义,一切诸佛功德海,一句名号摄尽无余。果能深信,烧纸写牌则大可不必。宜节约时间集中心力直叩无上心要之法,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切记:愈高之法愈简单,愈简愈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xgcs/146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