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相关传说 >> 汕头市潮南实验学校关于清明节放假时间安排
齐心共筑防疫网文明低碳同祭扫
万物生长此时
皆清洁而明净
清
明
清明节
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等
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
也是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一起
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又是一年清明时,移风易俗寄哀思;
齐心共筑防疫网,文明低碳同祭扫。
01
放
假
通
知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QINGMING
4
月
放假时间:
年4月3日-5日,共3天;
离校时间:
4月2日(周五)下午送八年级以下学生离校,第一批发车时间为
13:40,第二批发车时间为15:35;
4月3日(周六)上午9:50送九年级以上学生离校。
返校时间:
住校生:4月5日(周一)按周日时间接生返校;
早晚接送生:4月6日(周二)早晚接送生按正常时间乘车返校;
走读生:4月6日(周二)7:40前在家长陪同下自行返校。
02
注
意
事
项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QINGMING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寄托!为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方针,确保孩子安全、健康、快乐成长,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在清明假期,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安全教育:
1.疫情防控安全清明节期间,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不放松,避免人员扎堆聚集,外出请佩戴好口罩,倡导简约、文明的祭祀方式。
2.消防安全家长可以利用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尽可能带孩子去瞻仰先贤,接受优秀传统教育;尽量不要点明火香烛!不要烧纸!严防火灾,最好用植树、献花等文明方式祭奠先人,既环保又安全,如果确实发现火灾请及时呼救。外出游玩时也不要携带火种,更不能野外用火,切实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3.交通安全教育孩子外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未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过马路注意来往车辆,走路要走人行道,靠右行,注意安全。
4.食品安全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定时定量,禁忌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尤其是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三无”食品,以防食物中毒,危及孩子的生命。
5.防溺水安全教育炎夏将至,也到了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为防患于未然,请家长和孩子一定要牢记防溺水安全常识,教育孩子做到:“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希望全体学生做到:安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时刻紧绷安全之弦,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人人讲安全,确保人人都安全,确保大家能度过一个文明、平安的清明假期。
03
清
明
由
来
04
清
明
习
俗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QINGMING
传统习俗一:扫墓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传统习俗二:荡秋千
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习俗活动并流传至今。
传统习俗三: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皮球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年5月20日,蹴鞠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习俗四: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直到清朝中叶,这项活动才渐渐消失。
传统习俗五: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
唐玄宗爱好斗鸡运动,因此经常会在长安举行规模盛大的斗鸡比赛,特别是到了每年的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唐玄宗更是一定要聚众斗鸡,以示天下太平。
传统习俗六: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
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传统习俗七: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传统习俗八: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
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传统习俗九: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