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部分员工休假三个月,产线或仅维持最低运转

发布时间:2023-2-3 4:50:15   点击数:

当折叠屏成为手机市场竞逐热点,场内玩家高歌猛进之时,昔日高呼掌握“低成本、高良率”柔性屏技术的柔宇科技却“马失前蹄”。

4月初,《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柔宇多位员工获悉,柔宇内部公布,员工清明节后继续放假,为期三个月,其中5月~6月按照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计酬。

“去年底,公司产线开始维持最低运转。”还在柔宇科技任职的一名老员工李艳红(化名)对记者表示。据她透露,数月欠薪导致柔宇大批员工离职,“0年开年以来,柔宇科技OA系统里的员工人数不断减少,已从人下降到人左右。”

4月6日下午,记者前往柔宇科技位于深圳南山学府路63号高新区联合总部大厦进一步了解情况,公司位于该大厦18层及19层。记者注意到,此前18层的柔宇科技员工已经搬走,仅剩下19层仍在办公。

从柔宇科技员工的叙述来看,公司的真实情况似乎比外界猜测的更糟。自去年3月,公司资金链吃紧,此后问题愈演愈烈。

4月6日下午5点,柔宇科技员工收到人力资源中心的邮件。邮件一方面强调“并非全员放假”,一方面也表示“可以实行小部分人员短期放假安排”。

深圳南山学府路63号高新区联合总部大厦18层已经人去楼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王晶摄

“柔宇式自救”:部分员工按最低薪酬休息三个月

柔宇科技,一家曾让天使投资人徐小平都懊悔“没跟投的公司”。昔日的“独角兽”也曾在投资圈声名远扬,年F轮融资后,公司估值高达60亿美元。

00年最后一天,柔宇科技向上交所提交了科创板IPO申请,拟募资.34亿元,整体估值亿元。据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连年亏损的柔宇科技自身并没有“造血”能力。年~年以及00年上半年,公司累计营收只有5.17亿元,累计亏损却达到31.95亿元。

01年月,柔宇科技撤回上市申请。彼时,柔宇科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基于公司股东结构存在直接层面的“三类股东”等适格性的情况尚待进一步论证,决定暂缓本次科创板上市申请。这一决定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构成重大影响。

此后,柔宇科技再未提交IPO申请。也正是在撤回IPO申请之后,柔宇科技资金紧张问题开始显现,并逐渐影响到正常生产经营。

前述员工李艳红对记者表示,01年3月,当时VP(VicePresident,副总裁,记者注)级别高管已经出现被拖欠薪资的情况。VP以下的管理岗当年3月拖欠的薪酬到5月份发放,7月的工资到9月收到50%;8月的工资9月正常发放,9月工资10月只收到40%。此后,薪酬发放开始越来越混乱。

到01年11月份,柔宇科技欠薪问题全面爆发。“因为(01年)10月薪资全额暂停发放,公司承诺将在11月30日补发10月的薪资但并未兑现,1月底收到了11月的工资。而1月以后至今几个月的薪酬都没有收到。”李艳红说道。从欠发工资至今,对于“投资马上就来,预计下月补发薪酬”这类的借口,她已经感到麻木。

柔宇科技工资发放情况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Excel表格截图

今年清明假期前,柔宇科技欠薪问题多次登上热搜榜,再度引发热议。但让李艳红没有想到的是,公司高层的“自救”办法竟然是给员工们“放长假”。

“3月31日下午,公司各个部门陆续通知,清明节之后就开始放假,时间是三个月。其中,4月按照全薪计酬,5月和6月按照深圳最低工资标准来计算,这两个月的社保也要按最低基数来调整。”

让包括李艳红在内的柔宇科技多数员工更感不满的是,柔宇科技始终没有发布关于放假三个月的正式通知。“公司担心这种消息被员工对外释放出去带来负面影响,但员工却很担心,如果公司不以官方名义发布正式通知,后续公司会不会将三个月时间解释为员工旷工?”

4月6日下午,在深圳南山柔宇科技工作的在职员工王淼(化名)向记者表示,公司的做法相当于变相裁员。“有些老员工拥有原始股,他们如果要离职,公司会回购他们的股份,但是有些(人)回购的钱也没给(到)。有些海外的柔宇部门领导不满公司做法,并未通知员工放长假,所以有些人仍然到岗。今天深圳南山办公区也有几十号人来上班。”

李艳红对记者补充道,柔宇科技已经不是第一次按照深圳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另一位柔宇科技员工则表示:“即便是最低标准,也并未发放”。

在回忆过去几个月的欠薪历程时,李艳红认为,01年11月30日是个重要节点。承诺补发薪酬未能最终兑现让大家意识到已经希望渺茫,当时刘自鸿(公司创始人)内部讲话也让员工看不到希望。

“他像面对投资人一样,始终在讲手机市场未来一定很好,但对大家关切的问题没有正面解答。他始终保持一个学霸人设的姿态,大家看不到(他)有表示歉意,也看不到共情。”李艳红说道。

4月6日,记者就放假等问题向柔宇科技公关部求证,截至发稿对方未给予明确回复。

4月6日下午5点,柔宇科技员工收到人力资源中心的邮件。邮件称:“按照集团最新的组织架构调整,公司各项业务运营更为高效有序,并非全员放假”。但邮件同时表示:“若个别项目时程计划有所调整导致部分岗位短期内暂无工作任务,可以实行小部分人员短期放假安排”。

80后斯坦福学霸难解“造血”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刘自鸿出生于年,17岁以江西省抚州市理科高考状元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就读,6岁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年~01年期间,曾任美国IBM公司位于纽约的全球研发中心顾问级工程师及研究科学家。

01年,刘自鸿开始在多地同步创立跨国公司柔宇科技。仅仅两年后,柔宇科技便发布了全球最薄厚度仅有0.01毫米的全彩AMOLED柔性显示屏,卷曲半径小至1毫米。

凭借柔性显示屏崭露头角的柔宇科技迅速成为投资圈的竞逐对象,IDG、深创投、松禾资本等头部机构纷纷下场。启信宝数据显示,年第四季度柔宇完成3亿美元的F轮融资。

年3月,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携可卷曲键盘等产品登上湖南卫视娱乐节目《天天向上》,一句“我的梦想是将世界掰弯”,收获不少圈外粉丝。

然而,不断融资的同时,柔宇科技却始终难以实现盈利。创立9年以来,柔宇的屏幕并未出现在任何一家主流手机厂商的产品中,自有品牌在公开渠道难觅踪影。其技术独创性、量产能力以及获客能力也开始遭到质疑。

目前,柔性屏幕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一是京东方、TCL科技、三星等公司主要拓展的多晶硅(LTPS)技术,市面上主要的折叠屏手机等产品几乎都由这些公司供应;另一种则是柔宇自主研发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

据刘自鸿此前介绍,上述两种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ULT-NSSP技术比LTPS在量产能力上更优秀,原因在于采用不同材料体系和不同制程工艺,整体生产流程大为简化,设备投资成本大幅降低,良率显著提高,产品弯折可靠性极强。相比而言,LTPS技术需要的温度比较高,工艺也比较复杂,导致全柔性屏可折叠屏幕的良率和弯折可靠性非常低,而且之前基本上只能做曲面,可折叠的次数很有限。”

由于采用自主研发的新技术路线,过去几年,柔宇始终难以打开市场。据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数据,年~年及0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67万元、1.1亿元、.3亿元和1.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亿元、﹣8亿元、﹣10.7亿元和﹣9.6亿元。对于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柔宇解释称:“产品仍在市场拓展阶段,销售规模较小且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对于柔宇的量产能力,一位柔宇内部人士曾向记者介绍称:“柔宇在深圳龙岗的产线一期建设已完成,大概是80万片/年,尺寸为7.8寸左右。公司会充分利用在龙岗的产线。”不过80万片/年的规模放到业内仍属于小规模(量产)。

目前,华为、三星、小米等均未与柔宇达成合作,公开承认合作的只有中兴,但后续动作至今没有披露。除了手机之外,柔宇试图将柔性屏应用于消费、体育赛事、会议等B端行业客户中,但效果不太明显。

“白马骑士”或为“PPT式”战略合作方

今年1月,资金链紧张的柔宇科技终于等来了“白马骑士”——深圳中智卫安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智卫安)。

启信宝信息显示,中智卫安成立于年7月,法定代表人为钟翔宇。

今年1月17日晚间,柔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xgcs/156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