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4 10:34:37 点击数: 次
导读:冬至(WinterSolstice)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冬至诗》年代:南北朝作者:鲍照舟迁庄甚笑,水流孔急叹。景移风度改,日至晷回换。眇眇负霜鹤,皎皎带云鴈。长河结瓓,层冰如玉岸。哀哀古老容,惨颜愁岁晏。催促时节过,逼迫聚离散。美人还未央,鸣筝谁与弹。说起冬至,要从鲍参军的这首《冬至诗》说起。“景移风度改,日至晷回换”,说的正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所产生的规律。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天时间达到最短,黑夜达到最长,也是寒冷的数九天的开始;相反,南北球正处于夏季,白天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古人就已经用土圭测影法测得了这一日子,并且认为这一天是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并以夏历此月为正月,冬至也作为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说,假如我们穿越回到周超,今天的周人正在欢天喜地的过大年,也许还能抢几个红包装兜里。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冬至,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据考证,冬至节在汉代拥有五天假期;到了唐代,则升级为七天长假。既然是如此重要的日子,那在古代的文人墨客一定不乏对冬至日的吟诵。据查证,唐宋以来,标题含有“冬至”的诗词作品一共有超过首,而诗句中含有“冬至”一词的也不少。本文选取了一下关于“冬至”的代表性作品,资料均来源于网络,以供读者查阅。《冬至》年代:唐作者: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掬心点评:杜甫大叔的病瘦形象历历在目。《至后》年代:唐作者:杜甫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掬心点评: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可见洛阳在杜甫大叔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这得从大叔的早年经历说起。大叔本是襄阳人,后来迁徙到洛阳巩县,就把洛阳当做是自己的第二故乡。而且周公用土圭测量日影,得出的结论是洛邑是中国之正,所以冬至想到洛阳也是合情合理。《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年代:唐作者:杜牧小侄名阿宜,未得三尺长。头圆筋骨紧,两眼明且光。去年学官人,竹马绕四廊。指挥群儿辈,意气何坚刚。今年始读书,下口三五行。随兄旦夕去,敛手整衣裳。去岁冬至日,拜我立我旁。祝尔愿尔贵,仍且寿命长。今年我江外,今日生一阳。忆尔不可见,祝尔倾一觞。阳德比君子,初生甚微茫。排阴出九地,万物随开张。一似小儿学,日就复月将。勤勤不自已,二十能文章。仕宦至公相,致君作尧汤。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多是抚州写,今来五纪强。尚可与尔读,助尔为贤良。经书括根本,史书阅兴亡。高摘屈宋艳,浓薰班马香。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近者四君子,与古争强梁。愿尔一祝后,读书日日忙。一日读十纸,一月读一箱。朝廷用文治,大开官职场。愿尔出门去,取官如驱羊。吾兄苦好古,学问不可量。昼居府中治,夜归书满床。后贵有金玉,必不为汝藏。崔昭生崔芸,李兼生窟郎。堆钱一百屋,破散何披猖。今虽未即死,饿冻几欲僵。参军与县尉,尘土惊劻襄。一语不中治,笞棰身满疮。官罢得丝发,好买百树桑。税钱未输足,得米不敢尝。愿尔闻我语,欢喜入心肠。大明帝宫阙,杜曲我池塘。我若自潦倒,看汝争翱翔。总语诸小道,此诗不可忘。掬心点评:这首是杜牧写给他小侄儿的劝学诗,诗中多处谈到希望小侄儿能博览诗书,考取功名,这个做叔叔的也要发红包。结尾“我若自潦倒,看汝争翱翔”是有记录最早的笨鸟:自己不会飞,在窝里下一个蛋,让下一代使劲飞。《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年代:宋作者:苏轼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掬心点评:诗人往往是寂寞的,一个人独自在古寺里游玩,没有花的陪伴,说明苏东坡这次来的不是时候,没有成功约上妹子。《冬至》年代:宋作者:王安石都城开博路,佳节一阳生。喜见儿童色,欢传市井声。幽闲亦聚集,珍丽各携擎。却忆他年事,关商闭不行。掬心点评:作为苏轼的老对手,身居宰相的王安石,和一个人在古寺里游玩的苏夫子不同,王安石眼中看到的是安居乐业的“清明上河图”。《冬至》年代:宋作者:陆游岁月难禁节物催,天涯回首意悲哀。十年人向三巴老,一夜阳从九地来。上马出门愁敛版,还家留客强传杯。探春漫道江梅早,盘里酥花也斗开。掬心点评:这里的酥花,不是酥肉和葱花,而是梅花的别称。可见当时已经流行用梅花做为盆景栽植。《西江月龙阳观冬至作》年代:元作者:尹志平月魄光通四海,龙阳气满三田。一声雷动震山川。迸出飞光闪电。法雨常加有道,慈云广布无边。此时方显太平年。遂我一生本愿。掬心点评:和金庸先生《神雕侠侣》中的尹志平不同,作为全真教的第六代掌门,历史上的尹志平并没有非礼小龙女,而且为人正派,不慕名利。丘处机欲传位给他,他就隐居山林,潜心修道。后来丘处机去世,遗命其继任掌教时,则欲绝迹远遁,只因众人敦请,始勉从之;当掌教十一年后,又以年老为辞,请李志常代主教席,而隐居修炼。《冬至日泊舟戈溪》年代:明作者:刘基日薄云阴雪在山,野寒溪静客舟还。乾坤簸荡逾三载,风俗乖张似百蛮。废井衰芜霜后白,空村乔木晓余殷。独怜节序逢冬至,不得安栖学闭关。掬心点评:刘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元勋,自比为诸葛再世,自然是不得安栖学闭关。这里安栖,指的是袁安卧雪。《冬至斋居偶阅旧稿志怀》年代:清作者:乾隆静听迢迢宫漏长,斋居暂屏万机忙。那无诗句娱清景,恰有梅梢送冷香。案积陈编闲检点,志期旧学重商量。灰飞子夜调元律,又喜天心复一阳。掬心点评:让乾隆开心的是,不仅仅是日理万机和写诗赏梅,更重要的是又多了一年的阳气。事实上,一年的阳气算得了什么,他甚至还想要向天再借五百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ipischool.com/xgcs/158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