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如果泉州没有台风,中秋要怎么过丨风土人

发布时间:2016-11-23 23:53:56   点击数:
台风撞上中秋,风雨交加,丰泽君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防范,尽量减少外出,平平安安过节!祝各位父老乡亲们中秋快乐,月圆人团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而闽南人对中秋节格外重视,甚至有“小春节,大中秋”的说法。拿好小板凳,今天丰泽君就跟大家聊聊闽南人的中秋这些事儿。你了解“八月半”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农历八月十五是为中秋节,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八月在三秋(孟、仲、季)之中,十五日在仲秋之中,所以,农历的八月十五日被称为中秋节,但是在闽南,本地人俗称其为“八月节”或“八月半”。又因为这一天月亮圆满,象征团圆,也叫“团圆节”。老泉州都是怎么中秋的?在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佳节里,全国各地都在吃月饼、赏明月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独特的中秋文化。北京人在玩兔爷儿,湖南人在窃瓜祈子,香港人在舞火龙,两广又在玩花灯,那泉州人又在干什么呢?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虽然有些习俗早已不那么为人所知,但非常值得我们回味和追忆。中秋博饼“中秋博饼”是福建闽南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每年中秋节都有“夺状元饼”的习俗。这是闽南地区特有的由饼文化外延的一种民俗活动,也是一种大众娱乐活动。传说郑成功屯兵泉州府(今厦门),每到八月十五月圆之时,将士们倍加思念亲人。为了排解和宽慰士兵的思乡之苦,郑成功的部下洪旭发明了一种博饼游戏,让士兵们赏月博饼。于是,郑成功亲自批准从农历十三至十八,军中轮流赏月博饼。如今,一到中秋节,各地商家都在组织博饼活动,不少企业也当成是一种企业文化,中秋博饼也已成为一种商业活动和大众游戏。博饼,讲究的就是一个开心,是博一个好兆头,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博中状元的人,一年运气总是会特别好,这当然是因为博饼活动里倾注了人们的感情寄托。拜月娘妈自古以来,闽南人对月亮格外崇拜,将月亮尊称为“月娘妈”“月娘”,每年中秋,妇女们都会带着孩子“拜月娘”。这天,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庭院、楼台、花圃等处安排香案,供上柚子、龙眼、月饼等物,焚香祈祝。长辈们还会特别叮嘱孩子们不要用手直指“月娘妈”,不然要当心被割掉耳朵的哦~吃番薯芋中秋节前后正是番薯芋成熟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芋头又香又松,古代泉州人以其为中秋的必食品。在闽南人中流传着一句俗语:“八月十五,番薯芋”,其含义是在八月十五中秋节时,人们要用刚收获的番薯、芋头、柚子等祭祀神灵和祖先,特别是土地公,以秋报圆福。如今只有少部分的泉州人保留在中秋祭祖的习俗,做为供品的番薯芋大家了解也比较少了。此外,旧时农民也会拿番薯芋去自家的田头地角祭敬,俗称“敬田头”,祈求风调雨顺,来年获得好收成。“芋”在闽南话中和“路”、“护”谐音,俗语中有“食米粉芋,有好头路(工作出路)”的说法。此外,芋头往往是一个大芋头周边连着很多小芋头,在闽南人看来这寓意着多子多孙。中秋团圆时吃芋,寄托着人们庇佑子孙、人丁兴旺大团圆的美好期盼。听香“八月十五,听香吃芋”,其中“听香”说的就是泉州中秋的一个习俗。指的是中秋夜闽南妇女会在深夜点香默祷,祈求神明指点,然后手持炉香走到人群喧哗之处,以第一句入耳的话作为依据,掷杯请示神明是不是答案。如果不是,就重新来过,直到得到解答。偷菜是的,你没看错,是偷菜!偷菜也能成为一种习俗?但是泉州人中秋的“偷菜”可不一样,指的是少女们可以在中秋夜到别人家的菜园偷菜,如果没有被发现,就表示她马上就会遇到如意郎君了。泉州民谚中有“偷葱嫁好夫,偷菜配好婿”的说法,说的就是这个习俗。因此,还没出嫁的姑娘可以在中秋夜象征式的摘别人家的菜,而没有人会去责怪。当然,要是脱单心切被当小偷抓了,丰泽君表示不管!烧塔仔在泉州,中秋夜还有俗称“烧塔仔”或“点塔仔”的习俗。在中秋前夕,孩子们就会到处去捡碎瓦、砖头,将其打磨成圆形,在家门口垒起一个上尖下大、空心的宝塔,上面有塔眼,下面有塔门,并在里面堆满柴草。当月亮升起时,他们就将塔里面的柴草点燃,让火焰从塔眼中冒出来,红通通地照亮整个庭院。有的地方则不在塔内烧柴草,而是在塔内的每层都点上红烛,并供有“土佛仔”。相传,“烧塔仔”的习俗源起元朝末年,当时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相约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后来便成为中秋习俗相沿下来。放天灯在闽南地区,有的地方还有放孔明灯与皓月争辉的习俗。当地的年轻人在中秋之前,就会以竹篾为骨,绵纸为面,糊一个圆筒状或长柱体状、底下漏空、有篾条十字架的孔明灯。到了中秋之夜,在孔明灯底部的十字架上,当地人放上一团沾有火油或煤油的棉团,点燃后放飞孔明灯,以祈求上天赐福。同时,他们也以谁的孔明灯飞得高、飞得远,来决定相互之间的胜负。代表招财、镇宅、保平安、求事业、求婚姻子嗣等心愿的孔明灯,在夜色下徐徐上升,与空中明月交相辉映,既放飞了孔明灯又放飞了心愿。月饼月饼,又称宫饼、丰收饼、圆饼、团圆饼等,唐宋时月饼初见记载。到了明代,月饼才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中秋佳节,全家老少一起品尝月饼,实为天伦之乐。除了自家尝饼之外,亲友间还相互馈赠,以示友好和关爱。过去,闽南人会自己做月饼及糕饼,一般都用圆形的印模制作出圆形的月饼或糕饼,然后再将它烤或蒸熟。现在,自己做月饼的闽南人就比较少了。关于赏月月是故乡明,中秋赏月一直是泉州由古至今的习俗。在月色皎皎的庭院、园圃、阳台或屋顶,或茶或酒,边聊天叙旧,边赏花赏月,清风徐来,不亦悦乎!民间中秋赏月活动大约开始于魏晋,兴盛于唐宋。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人们便摆出果品,赏月、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其乐融融。今天,设宴赏月仍然很流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当然赏月也不一定就要在家里,也可以外出,这就不得不提“笋江泛月”。以前的中秋之夜,泉州人有结伴遨游笋江的习惯。“笋江月色”也是旧时泉州八景之一。传说中秋夜三更时分,月亮照在笋江桥中,每一个桥坎都能映出一轮皓月;而午夜时分,在笋江粼粼清波中,可见水中映出清源山和紫帽山的倒影。于是人们总是在中秋之夜,踏着皎皎月色,迎着融融江风,三五成群,相约游江。现在人们赏月的去处多了许多,清源山天湖、大坪山、西湖公园、西沙湾……但是——遇到台风“莫兰蒂”,出门赏月就不要多想了,今晚能不能见到月亮都是个问题,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吃月饼吧!前方值班丰泽君发来报道……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
中药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fsxg/23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