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节日活动 >> 清明专题世纪的会面靖远英雄豪杰团一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庚子年的清明节即将来临,回顾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多少优秀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国家的和平统一,为了今天的幸福安定,不惜赴汤蹈火,舍身取义,用他们的浩然正气和崇高理想,描绘了光彩夺目的雄浑画卷!此刻,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革命先烈志士仁人,追思他们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传承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此来表达我们的无限敬仰之情。
缅怀英雄、铭记历史。今天,首先回顾靖远烈士乔映淮、陈定邦的戎马生涯。
乔映淮,化名秦明,甘肃省靖远县东湾镇三合村人。年在甘肃学院高中部读书加入兰州同仁消费合作社,年10月,赴延安参加青年干训班学习。年2月,接受组织派遣回靖远,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年春,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在突围战斗中腿部受伤被捕。年10月被秘密杀害于南京雨花台,年仅32岁。年10月,乔映淮同新婚不久的妻子党培英一起,经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介绍,赴陕西泾阳,在党领导的“中国青年干部训练班”学习,两个月后,又被派到靖远县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年9月,奉命到延安,先后在边区行政学院、延安大学任教员。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发动了重点进攻。乔映淮担任环县武工队政委,在一次突围的战斗中,乔映淮腿部摔伤,不幸被捕。在狱中,他与一起关押的我军某团政委高波同志经过秘密串连,组建了狱中地下党支部,高波、乔映淮分别担任正副书记。年10月下旬,敌人将乔映淮押解南京保密局,将其在南京雨花台东殉难处秘密杀害,时年32岁。我们都知道,在那个年代能背着书包上学的,家里的条件一定是不错的,应该说是很好的,更不要说去异地上学了,年17岁的乔映淮考入甘肃省立一中读书,年毕业后赴南京求学,这时偌大的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了,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感染了他,不久他就回到甘肃学院高中部继续读书。那时候就开始接触一些进步思想,结识了一批对国民党黑暗统治不满的青年,互相传播进步思想,共同追求革命的真理。“七七事变”后,他积极参加中共甘肃地下党组织领导的“甘肃青年抗战团”、“同仁消费合作社”等组织,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年11月由万良才、万通轩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乔映淮和妻子的新婚照片这是年,我们看到一对幸福的人儿紧紧地依偎在一起,秦明穿白色衬衣,打领结,呢子大衣,面带微笑,黑色眼镜,看起来很帅气,其妻子党培英头戴绢花,身披白色婚纱,左手抱一大束花,面容娇美,看起来还能年轻,两个人相当的时髦,很有民国范儿。具乔映淮的儿子乔延和的介绍,乔映淮入党后再靖远西关小学做教师,用这个身份作掩护从事党的秘密活动。这个时候通过别人介绍,认识了党培英,然后他们很快就结婚了,婚后三天,就一起到了兰州,经兰州八路军办事处主任伍修权介绍,花之成国民党军官坐车到达西安的,在党领导的“中国青年干部训练班”学习,两个月后,又被派到靖远县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他在靖远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先后担任靖远县委秘书和书记,当时乔家在靖远县城东门有一个“乔家铺子”,这个铺子就是当时地下党活动的一个据点,因为在县城比较方便,所以他们经常在那里进行发展党员、开会等革命活动,有时候也会在乔映淮癿肚子的家里进行活动。党培英被组织安排在“民众剧团”做演员,没能上前线。年,乔映淮接受组织安排,到延安大学任教员,年10月任中共环县县委统战部长。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打动了重点进攻。乔映淮担任环县武工队政委,在一次突围战斗中,腿部受伤,不幸被捕。乔映淮狱中的照片岳母大人:前几天寄去的信,想已收讫,能告为荷!老人家!婿向您请安,您近来好吗?婿恭祝健康。永远的健康能够看到您的令嫒或者我们小家庭的团聚。婿期望这样的日子早日都来。此请金安诸亲戚康安!婿秦明谨上写给岳母大人的信
三封信均字数不多,但是乐观积极,信念坚定,情真意切、平实感人,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有名,其中名烈士留有照片和实物,秦明是其中之一,是唯一的靖远人,也是唯一的甘肃人,他的遗物说明当年靖远的进步青年那样的的血气方刚,那样的思想前卫,为追求真理,毅然决然地抛家舍业,以身报国,也进一步说明当时的甘肃乃至西北地区在抗日日寇的“救亡图存运动”中没有缺位,没有消极等待,没有自甘落后,他们积极投身革命,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壮丽的英雄诗篇。蓉姐,其实讲到这里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为靖远而骄傲,为先烈而自豪。我们更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对不对?而且更用心的去传播他们的精神和事迹,让每一个靖远人民都知道靖远的红色历史文化。之后乔映淮被押解到兰州,先是关押在畅家巷的“训导所”,后被关押在五泉山的“训导所”,在那里他就认识了某军的一个团长——高波,后来他们就在监狱成立了地下党支部,高波任支部书记,我父亲任副书记,他们在监狱里和敌人作斗争,也是受尽了酷刑折磨。当时敌人对我父亲的具体身份并不清楚,只是认为是共产党的一个大干部,年5月2号,南京方面派飞机将乔映淮、高波还有一位共产党员押解至镇江,到了镇江后就将他们关押在金山寺山顶的监狱,在那里他们继续开展狱中党的秘密活动,有一次,利用参加活动的机会乔映淮就组织一些会水的党员,跳到山下面的长江里,从而成功突围。48年10月,看守乔映淮的国民党官兵看大势已去,就将乔映淮他们转移到南京国防部监狱,后来一批一批的共产党员被杀害于雨花台,年仅32岁。(资料提供韩亮)陈定邦,字,泽民,靖远县糜滩乡大堡子人,生于一九一七年农历五月二十二日,从五岁起先后在本乡私塾,靖远敷文,兰州中山小学读书。一九三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兰州中学,一九三五年由张克良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天资聪颖,为人谦和,思想进步。在兰读书期间,受到过教育家苏振甲的支持和帮助,亦师亦友,他们关系甚密。《苏振甲纪念文集》一书多篇提到他的事迹,通章叙述在兰读书,地下革命活动及奔赴延安的经过。在学友万良才的帮助下,加入了“兰州同仁社”、“甘肃青年抗战团”等进步组织,“八路军驻兰办事处”成立后,多次去“八办”聆听谢觉哉的教诲,结识了“八办”伍修权、彭嘉伦等老一辈革命家。学生时代在家他是一个好农手,授父亲陈贤农耕文明的影响,信义仁爱的熏陶,他吃苦耐劳,乐于农桑,天性善良,热心助人,乡里人人夸讲。在学校他勤奋好学、品学兼优,追求真理、向往光明,其日记和作文充分流露出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著名书画家范振绪、水梓多次赠联勉励,国民党甘肃政府主席田昆山的儿子田惠民、田智民都是他的同窗,他与田惠民是拜把兄弟,常在田家出入,田家后居台湾。田昆山非常赏识他的人品和才学,对他特别关照,愿择他为婿,并让他当时就参加工作,但他以学识浅、年龄轻等理由婉言谢绝,随后便收为甘儿子。答应兰中毕业后重用,但他不图荣华富贵,不计个人得失。默默地干着共产党的解救劳苦大众的革命事业。求学时期的陈定邦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八日,经谢觉哉介绍,西安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董必武接应并开具介绍投奔延安。他是我省首批去延安的进步青年,当时《西北日报》记者罗伟曾在《西北日报》发表文章,题目为“投笔从戎,东下抗日”,副标题为陈定邦等六名青年东下抗日,革命老人谢觉哉日记中有详细记载。陈定邦的学生履历表
到达延安后,先进驻“陕北公学”学习,一九三八年陕北公学选送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大”毕业后留校工作。延安“抗大”期间的许多来信有的通过他的拜把兄弟国大代表万廷栋传其家书,有的通过著名商人义聚隆传其家书。书信大多谈国家大事,诸如抗战动态,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介绍进步爱国青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共产党为劳苦大众谋幸福深得人心,涉及家庭的内容大多为嘱托兄陈辅邦照顾好二位老人。愿父母健康长寿。他说为革命,为千百万劳苦大众,尽忠不能尽孝,等待革命成功他在好好孝敬二位老人。一九三九年七月在罗瑞卿的领导下,随“抗大”总校和延安其它学校的数千名教学员工越过日伪军封锁线,行程公里,进入华北抗日根据地教学,历任抗大二分校区队长,政治教育干事,政治教员,政治指导员、山西义勇军总指挥等职。陈定邦的书信
日本投降后曾任张家口卫戍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晋察冀军区二十二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一纵队四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晋察冀教导师宣传科长,解放战争中曾任华北野战军政治部教育科科长,二十兵团政治局委员,干部科科长,军事政治指导员,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六军副军长等职,(六十六军现辖北京军区),在北平和平解放期间,被选为二十兵团参加与傅作义谈判的政治代表,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了杰出贡献,一九四九年二月三日,参加北平和平解放入城式,入城式结束后,接到了中央委任他《人民时报社》社长职务的委任状,但不幸他于一九四九年二月十一日(农历正月十四)在北平牺牲,时年32岁。一九四七年,他与赵焕亭结婚,赵氏是河北唐县人,抗战时的老革命,一九四七年任张家口宣传部部长,离休时为副省级干部。一九四八年赵生一女,娶名赵爽惠,是烈士唯一的亲生女儿。赵爽惠高中毕业后,响应毛主席号召知青下乡到北大荒,后由北京军区出面说话,以照顾烈士子女的名义调回北京,曾任国家建材工业总局办公室主任、行政处处长、副局长等职。陈氏家族按当地风俗过继陈林霄为子,陈林霄,一九三五年农历八月十四日生,现居高湾乡三场塬村,现年七十七岁。解放后,原甘肃省委秘书长万良才,定西地区专员冯倌、张生强、老革命欧化远,白银市副市长,王保泰多次慰问过烈士的家庭。愿天津警备区司令员张振宇中将(靖远三滩人,陈定邦的同学)曾来靖远专题谈到陈定邦烈士的革命事迹,原北京军区政委戴秉学,物资部部长卫民也给靖远党史办寄来过烈士的生平事迹材料。他把自已的青春和热血无私地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抗大”教学的一系列论著是我党我军培养军事政治干部的宝贵教材,解放战争时期编写的许多瓦解敌军的宣传品是我党我军战斗的锐利武器。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更多地以笔作刀枪,嫉书日本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鼓舞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斗志。宣传我军英勇光明,鞭挞国民党的腐败未日,鼓励人民,打击敌人,用自已的行动写下了自已向往光明,献身革命的一生。他是我党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杰出的政治宣传员和军事指挥员。一九八九年八月九日,一九九零年四月二十四日,二零零八年五月,《甘肃日报》、《白银日报》、《靖远史话》人物春秋篇,先后分别登载了纪念陈定邦烈士的文章,乌兰山烈士纪念碑也碑载了他去延安的事。兰州军区领导张罗瑛一九八八年九月十五日在《兰州晚报》发表的《忆陈定邦同志》一文,文章写到“看了兰州晚报四月二十九日刊载的《抗战时兰州的进步青年与延安》”一文,引起了我对陈定邦同志的回忆……一九四五年陈定邦任晋察冀教学师宣传科长,我从“抗大”二分校毕业也分到该师,同他一起工作了一段时间,深感陈定邦是一位为党的事业勤奋工作的优秀党员。日寇投降后,蒋介石发动内战。一九四六年,国民党军队侵占了我军仅有的大城市张家口,我军被迫抗击,解放战争大规模展开。我俩虽然几经调动,仍在一起工作。当时行军、战斗频繁,他总是深入连队和战士们共同战斗,并进行有力的宣传鼓动,行军中他的马老是让给有病的伤员骑用,每到宿营地他总是先到各处查看,饭后他又点起麻油灯常常工作到深夜。同志们劝他休息,他总是笑哈哈地说:我们多加把油,国民党就会早点挎台,处在蒋管区水深火热中的人民也会早日获得解放……。当时部队只供吃穿不发分文,他和大家同甘共苦,每天吃两顿玉米饭,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细粮,有时他领到几斤猪肉(营养补贴),也总是和大家共享。当时我军运输全靠驴驮、人背,大部队集中有时给养运不上来,几天吃不到粮食战士们难免发点牢骚,定邦则以红军长征时的生动事迹,鼓励大家克服困难。他讲话深入浅出,战士们听了后又都喜笑颜开。他作报告针对性强,常常举出很多生动事例阐明国民党军队必败、我军必胜的道理。他编写的瓦解敌军的宣传品也非常具有战斗力。在我的印象中,陈定邦不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总是信心百倍地战斗和工作,从不知疲倦,好像他的劲永远使不完,他严于律已,宽于待人,处处以身作则,总把自已视为普通一兵。不幸的是定邦于共和国成立前夕牺牲。笔者撰此小文,以示对老战友的怀念。”“群山肃立仰风范,万众静默寄哀思,”他离开我们已经六十三年了,但他的英名和事迹将永垂不朽!陈定邦光荣纪念证
一九五二年五月八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一九八三年民政部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一九五五年尊烈士父亲陈贤心愿,烈士侄子陈林霄,陈林汉经民政部,甘肃省委协助将陈定邦烈士遗骨从八宝山烈士陵园迁回陈氏故莹安葬。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来源:靖远县红军渡河战役纪念馆
编辑/王真蒋丽蓉
更多新闻
靖远食用农产品迎来带证销售新时代
平堡镇推行河长制工作清河行动
北滩镇:“四抓四促”有“温度”拆违治乱不拆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