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节日礼仪 >> 清明节作文素材习俗诗词范文集锦
梅语文教育/阅读/朗诵/写作
扫墓、祭祖,踏青、插柳、植树、放风筝……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随着一年年的缅怀与思念,我们的民族和文化绵延不息。
今天梅老师和大家分享关于清明节的习俗、诗词以及同学们的优秀范文。各位同学也可以拿起笔来,试着写写哦~
若需要电子打印版
请拉到文章末尾
文化习俗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扫墓
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
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另外一种说法是,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
柳
条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郊
游
清明节相关的谚语
鲤鲫亲鱼强育肥,适时栽种苇藕芡。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辽西)
清明浸种,谷雨下秧。
清明堆足肥,秧田有根底。
清明挣眼,一棵高粱打一碗。(辽宁)
清明种瓜,船装车拉。
要种四季豆.不在清明后。(四川)
清明前,去撒棉;春分后,去种豆。(江苏)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相宜。(山西)
清明前好种棉,清明后好种豆。(广东)
清明谷雨紧相连,种过棉麦种大田。(辽宁)
清明姜,谷雨秧。(广西)
清明后,紧栽树。
清明不落雨,稻麦出不齐。
清明节相关的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破阵子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
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节范文优选
01
《清明踏青》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我们一家到乡下踏青。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清新的空气连同那油菜花的香味扑面而来,让我一下就喜欢上这里。远望,那满山遍野的油菜花铺成的一条金黄色的地毯,就如同荒凉的山丘镀上一层闪闪发光的金子,美丽极了!脚下的小草好像没睡醒似的,可是春姑娘告诉他们该是时候起床了。于是小草纷纷从泥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河边的柳树,抽出新的枝芽,像饰品似的打扮着它们的柳树妈妈,一转眼就换上了绿色的新装,显得更加年轻漂亮。五颜六色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好像是在歌唱着这美丽的春天。
这次去踏青,乡村的模样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怎能不令人流连忘返呢?
02
《清明挖竹笋》
清明节一大早,我们先去仰义山上挖竹笋。在路上,我不停地运转大脑,在想:挖竹笋到底是什么感觉呢?一下车,我便紧紧跟在爸爸后面钻进了竹林里,低头寻找可爱的竹笋们。
哎,怎么没有?只见地里茫茫一片的土,一点绿色没有。我着急了,探头探脑找得更仔细了,终于在几片叶子的下面,发现了一个孤单的竹笋。它矮矮的,小小的,有点儿营养不良。我气坏了:这还怎么吃竹笋啊?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呀!
这时,传来了妈妈的声音:“这儿的竹笋多!”我连忙跑过去,低头一看,哇!这么多竹笋在底下“埋伏”着呢。它们一个个翠色欲流,三两成群地在“绿叶伞”下美美地睡着觉呢。我连忙挖出几个最大的竹笋,直到袋子装不下为止,才心满意足地上了车。
接着,我们又奔赴山上的森林公园,开始了游山玩水。
“累死我了!”盘山公路刚开始爬,我就发出了这样的哀嚎。我的头晕晕乎乎的,像是塞了一团泥浆,走的步子也是慢吞吞地,恐怕乌龟来了,也比我爬得快呀!
在路边经过一阵养精蓄锐之后,我又活力四射了。步伐一点点加快。终于,我带着疲倦到了山腰。
一片清澈的湖水映入眼帘,湖水平静如镜,宛如仙女照镜子时掉下的一片玻璃。湖水不知被谁抹上了一片浓浓的蓝绿色。我在湖边悠闲地打着水漂。随着一个个水漂散开,我的劳累也烟消云散。在这里,在这个青山环抱的地方,我感觉仿佛在做梦,身子似乎飘在了天上……
最后,历经了“千辛万苦”,群山之巅终于踩在了我们脚下。风在耳边呼啸,我的心也飘了起来,望着远处的山,远处的湖,我心旷神怡,一次次放开喉咙对着远山大声地呼喊。
初春的山山水水,唤醒了我冬眠的心灵,我要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在春天里茁壮成长。
03
《我的清明假期》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清明即将到来之际,老天爷放了太阳一星期的假。这几天来,风雨雷电在人间畅游嬉戏,豆大的雨点落在地上,劈啪做响,谱出一首欢快的雨中交响曲。可我有点儿沮丧,万一清明那天雨神还不走,多恼人啊!到了这一天,太阳公公又出来工作了,睡了一星期的它精神特足,放射出强烈的光芒。
“万岁!”天公作美,太阳出来喜洋洋。我乐不可支,急急忙忙吃完早饭,就上了路,陪我上路的,还有那扑朔迷离的清明梦:九泉之下的外公过得快乐吗?我们又来“看”你了;山妈妈是否依然青春绽放?小鸟是否依旧歌声嘹亮?……
我迫不及待地加快了步伐等我们到山脚下时,不少扫墓的人家已经上山了。我三步并作两步走,大步流星地追赶,很快就赶上,然后把他们远远地甩在后面。是谁说“路上行人欲断魂”我看是“路上儿童皆欢喜”,因为,一年当中,难得有踏青的机会。你瞧我,又蹦又跳的,活像个调皮的小精灵,哪来的“断魂”呢?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郊游机会呀!平时,我们被关在“监狱”里学习,整天戴着个“紧箍咒”在那茫茫题海中奋战,身心疲惫,多想放松一下,借清明扫墓,给大脑放个假,你说我能不快乐吗?
到了山顶,哇!墓地上的野草又钻出来,虽然是春风吹又生,但今天你们也在劫难逃。我套上手套,帮大人拔草,我用力一拔它倒是没啥动静,我却差点摔倒在地,呵,这小草还挺倔强,我不信拔不起,我搓搓手,站稳脚,双手握紧小草,用力一拔,终于拔出一撮草,可我也因为用力过猛而摔了个四脚朝天。哥哥、姐姐都笑弯了腰。
我整个人都成了跳跳球,上窜下跳,好不调皮。一会儿拔拔草,一会儿摘摘花,一会儿嚼嚼泡泡糖,一会儿又把红花油倒在毛毛虫身上,看它如何垂死挣扎……
可没过一会儿,我的肚子就又唱起了“空城计”咕噜咕噜地叫个不停。我只好静静地蹲在地上画饼充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肚子的埋怨声也越来越大,此时它就像个干瘪的气球,有气无力。
通过我们的努力,野草们终于“全军覆没”了,我们征服了它,我们战胜了它!开始烧纸钱了,乌烟瘴气,我还咳嗽了几声。随后,在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们狼吞虎咽地吃起东西来。这些食物真是美味可口,再加上一览无余的山间美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滋味,更是回味无穷。
快乐的你,快乐的我,快乐的我们在清明。
04
《烟雨清明茶香浓》
清明,烟雨。
呷一口碧螺春茶,饮不尽我对祖母的悠悠思念。
“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祖母家住太湖边。每逢清明谷雨之前,她会斜背一个自制棉布袋,趁着白露刚晞,赶往碧绿葳蕤的茶园,采摘新茶。
“手提着篮儿将茶采,片片采来片片香……”祖母虽是个村妇,不懂音律,却不想能将采茶的民谣唱得如此宛转,像一只黄莺在枝头歌吟。她身着藏青衣服,头扎一块蓝印花布,看上去是那么得淳朴自然。而我,像一只蜜蜂尾随着她。看她兰花指轻翘,倾着上身,像一羽轻盈的蝴蝶在翠绿的茶园里翩跹起舞。
春雨过后的茶叶疯长。狭长的叶片根部掖着一小枚翡翠般碧绿的幼芽,那就是新茶了。祖母的眼特别尖,只要长度略满一个小指甲就微微低头,轻轻一掐,拳头一握,待掌心里茶叶鼓鼓囊囊,便可放进那只粉红色的布袋里了。听她说,这只布袋还是用我儿时的小衣缝制而成的呢。我却不以为然,笑她的傻。不就是一只茶袋么,买个不就成了。
祖母,站在茶圃里继续采摘着新茶,一刻也不愿停歇,说是:“采茶,要趁早。好卖个高价,供娃念书。”我不懂,闹着祖母要陪我玩。扯她的衣角,抓她的头巾,在空中甩着玩。
有一次,祖母突然停下来,招手示意我过去。只见,她小心翼翼地从叶子间掐一粒芽尖,放进自己的嘴里,抿一抿,嚼一嚼,眉头渐渐皱成一个“川”字,又渐渐舒展开来,绽放成一朵菊花。我觉得好奇,也伸手摘一枚,吐出舌头,轻轻放在舌中央,一卷,嘴里顿觉苦涩,鼻子陡然一酸,骂祖母坏。
祖母,弯下身子,用衣角轻轻擦拭我的泪水。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娃啊,生活就像这枚新芽,在没炒熟前,是有点苦味的。你再仔细地回味下,这苦中是不是还带点甘甜呢?”我默默点了点头,似懂非懂。
没想到,这一句箴言竟成了祖母最后留给我的珍贵遗言。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又是一年清明至。祖母,我和爸妈说好了,等这个周末就回来看您。我还想沏一壶今年刚出锅的碧螺春,洒在您荒凉而寂寞的青冢。
因为,只有我知道,您最爱喝碧螺春。
05
《我的诗意清明》
清明时节,熙熙攘攘,跟随着张择端的脚步,我缓缓走进了清明上河图。
北宋的清明微微有些细雨,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和酒的香气。我穿着宋代服饰“腰上黄”,欣然漫步于东京码头。
“姑娘,坐花轿么?”只见一位壮年男子身长八尺,腰阔十围,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圈络腮胡须……这,这不是施耐庵《水浒传》里的鲁智深么?他这个性如烈火、好打抱不平的梁山好汉怎么变成了区区一个轿夫了?还想问时,鲁智深已架起了轿子,启程了。
轿子,我在许多电视剧里看过,在旅游风景点也瞧过,总是向往着回到古代,舒服地坐上一顶大轿子,今儿个坐上了鲁智深的大轿子,虽快但却颠簸得厉害,只觉得早上在东京城吃的热腾腾的包子在胃里上下蠕动,好不难受。不知不觉,轿子来到了虹桥,我掀开帘子,只见桥上人来人往,有拉着驴、牛的人,有打着花伞的姑娘,有颈挂圆珠的和尚,有提着篮子的妇人,有嬉戏打闹的儿童……桥的两侧有许多的商铺,有布料店、酒家、手工店……宋朝的桥上可以开店?呵呵,真是个好想法,若在当今土地如此之贵的21世纪的大桥上开上店铺,又方便又省钱,岂不好了?花轿仍在奔跑着,我看着帘外闪过的店铺、往来的行人,只觉得应接不暇。
“烧饼,烧饼——烧饼,烧饼——”一串长长的吆喝声响起,好熟悉啊,一时却想不起此乃何方烧饼。只觉得花轿朝那吆喝声越来越近,最后停了下来。“武松兄弟,烧饼卖得好否?”“兄弟别笑话,我这武松烧饼今儿个才卖出10个呢!”……武松竟然卖起了烧饼,弟承兄业?清明节梁山好汉都汇集到东京码头,做假期实践活动?我顿然觉得又有趣又奇怪,买了一个武松的芝麻烧饼,热腾腾地捧在手里,吧叽吧叽地吃完了,继续上路。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农村,鸡犬相闻,土地平旷,清新的空气吹拂着轿帘,沁人心脾。“姑娘,就在这儿下轿吧!我还要到这儿杏花村的酒家喝碗酒,痛快痛快呢!”原来这儿就是杜牧诗中所写的杏花村!而我总觉得这儿更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在杏花村,有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儿,染黄了土地;有清澈的小溪,鱼儿在水里欢快地玩耍:有衣着朴素的农民,有赶着羊群的古代版“王二小”。我时而行走于花海中,时而玩耍在牛羊溪水之间。在这儿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没有拖拉机“轰轰”的巨响,没有汽车疾驰而过的身影,一切都是如此的安宁、古朴、美丽,我闭上了眼睛,任清风吹乱我的头发,任点点细雨洗涤我的心灵,我怡然自得,心旷神怡……
哦!清明上河图!哦!我的诗意清明!
06
《乡间最美清明时》
已是清明。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是乡间少不了的景观,纷纷细雨,让清明时节的乡间,多了一分哀思。
但于我,快乐的音符占据了我的整个清明假期。
因为在我的村子,就有个不成文的习俗,清明时节要烧野米饭,而且这野米饭年年要在同一个地方、以同样的菜肴出现。
清明节前,村里家家户户就开始合计着野米饭的事情:你家烧一锅,我家煮一桶;你家准备汤,我家搞些菜。到了清明那一天,家家烟火,处处人堆。孩子们总是跟在大人后面找空地,摞砖搭灶,不一会儿,大家就都准备停当了。接下来,孩子们在大人的指挥下,去各处捡柴火,去年过冬留下的桑树枝和路上晒干的枯草,都是上好的材料,拣来就能烧。等到万事俱备时,大人小孩齐上阵,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抢着干这个干那个。
捣鼓了半天,野米饭总算齐备了,这个时候电话也开始热闹起来了。不一会,各路人马从不同的方向凑了过来,村子开始沸腾。年长的老汉一声招呼,野米饭盛宴正式开始了。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是谁家的亲戚,更不管年长的还是年幼的,大家都会“抢”只碗来盛饭夹菜,没有抢到座位的,就四个一群五个一伙地散落在村子的各个角落,甚至连田垄上也会成为他们的乐园;围坐在桌边的老人,红光满地呷一口酒,三五两句地聊起了过去,激动之处还会哼两句过去的情怀。
渐渐地,夜幕降临,人们带着无尽的回味一一散去,村子里一盏盏的灯渐渐灭了,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是,我相信,怡然自得的乡间情怀却美美地留在了每个村民的心间。
07
清明扫墓忆亲人
“燕子来时新社,犁花落后清明”,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了,根据新的放假制度清明放假一天,于是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扫墓祭祖。
“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今年的清明节遇上了难得的好天气。我们带上鞭炮纸钱和爷爷踏上了扫墓的路程。一路上迎春花黄,杨柳树绿。我们踏过一个个泥坑,践过一条条小溪,走过长长的山路,终于来到了祖先的墓前。
祭过老爷爷老奶奶之后,我们来到了奶奶的墓前。我们点了几柱香端端正正的插在坟前,再把纸钱撕开点燃。烧完了的纸钱化作一片片白灰,随着风飘向远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也远远的转开了,同时,我的思绪也被带回了遥远的过去。
奶奶生前一直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生下爸爸他们想必也非常痛苦。在爸爸读书时粮食紧缺,住校也必须自带粮食。一次,奶奶送住校的爸爸去学校的途中,一袋米快掉下车了,奶奶看到后顺手一抓,结果奶奶被抛出了车外……从此,奶奶与我们阴阳两隔,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深爱的孩子们。后来,失去母爱的父亲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了军校。
奶奶,今天您的孙子来看您来了,你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您的爱却留下来了,您的爱可以永远照耀着活的人。这份亲情让我们的心紧紧相连,这是血浓于水的情感。无论时空怎么转变,亲情不会变,感恩的心不会变。不是吗?
08
《上山祭祖》
这天,爷爷早早地起床了,他忙开了。爷爷准备着蜡烛、香、颜料、祭祀用品……我和爷爷终于出发了!一路上的人可真多啊!爷爷对我说:“你看,这些人都是去扫墓的,山上可热闹了!”
4月4日是清明节,大家都很熟悉。
清明节我们都有一个习俗----上山祭祖。
这天,爷爷早早地起床了,他忙开了。爷爷准备着蜡烛、香、颜料、祭祀用品……我和爷爷终于出发了!一路上的人可真多啊!爷爷对我说:“你看,这些人都是去扫墓的,山上可热闹了!”听了爷爷的话,我已经有些“蠢蠢欲动”了。经过了坎坎坷坷的路后,我们终于到了。
山上的路可真难走啊!我一步一步地慢慢走,爷爷跟在我的后面走。山上的景色可真美啊,听,丁冬的流水声,姿态各异的山花……山路越来越陡峭,我也越来越累,气喘吁吁的。我们沿着小径走上山,一路上,上山下山的人数不胜数。经过我们的“跋山涉水”,终于到了我太爷爷的墓前。我看见墓上长满了野草、野花,爷爷立刻用割刀割草。而我在给太爷爷的墓描字。
这描字可不是简单的活!我生怕颜料会滴下来,就小心翼翼地描着。爷爷割完草后,来到太爷爷的墓前,拿出蜡烛、香和祭祀用品,摆在太爷爷的墓前,点上蜡烛、香,祭拜起来。我跪在爷爷旁边,祭拜太爷爷,我希望太爷爷的在天之灵保佑我学习更上一层楼。忽然,我看见了许多山花,我马上跑到了那儿,摘起山花来。
我摘了许多山花,转头望去,下面的景色尽收眼底。啊!我们的祖国可真美丽啊!
素材来源于网络,综合整理和编辑:梅语文(转载请注明)
免费领取写字课
每天15分钟,让孩子练一手好字
著名书法大师龚金福授课
???
电子版免费获取方式▲长按识别上方什么原因得白癜风的什么原因会产生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ly/11958.html